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后谁主沉浮

(2008-08-27 17:37:56)
分类: 一和报告

奥运后谁主沉浮

 

水井坊是水井街酒坊的简称——相传古时水井街有许多的小酒馆,酒旗飘飘。客人来了,打几两酒,要几碟成都名小吃作下酒菜,品美酒,赏锦江春色,是成都的一大人文景观。从相关文献分析和遗址“前店后坊”布局的印证,水井坊的酿酒规模和经营规模在当时酒业中已是首屈一指。但岁月沧桑,人事更矢,加之战火更替,水井坊作为坊间知名品牌,一段时间湮没于世间。

水井街酒坊位于成都锦江河畔水井街,水井街的酒特别醇香出众,多年来未曾移迁,一直沿用旧法酿造。

公元1998年,被誉为“天府之国”、“文明之都”的四川成都濯锦江畔,一个新的考古发现渐渐浮出地表,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酿酒作坊——水井坊在经历了六百年世事沧桑积淀之后,再次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伴随着它的出土,中国绵延千年的酒文化终于开始掀起它神秘的面纱。据考证,水井坊酒窖在元末明初业已形成规模,历经无数酿酒师培育,代代相传,前后连续使用六百余年,古老的窖池赋与了水井坊酒与众不同的极品香型。

 

中国白酒第一坊

 

1998年8月,因为环保技术改造,改建水井街厂房时发现了埋藏地下的古代酿酒作坊遗址,引起业内震动。为还历史本来面目,对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负责,经过层层报批,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立项,由四川省考古研究所、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对水井街酒坊进行专业考古发掘。

奥运后谁主沉浮1999年3—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联合考古队对水井街酒坊遗址开展了全面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揭露出十余处不同时代的晾堂、酒窖、炉灶、蒸馏器基座、路基等酿酒遗迹现象,并出土了数百件陶瓷酒具等遗物,为研究中国传统酒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水井街酒坊遗址已发现的面积约1700平方米,发掘面积近280平方米。揭露的遗迹包括晾堂3座、酒窖8口、炉灶4座、灰坑4个及路基、木柱、酿酒设备基座等。出土陶瓷器包括碗、盘、钵、盆、杯、碟、勺、灯盏、罐、壶、缸、砖、瓦、瓦当、井圈等,以酒具最为丰富。

水井坊因自然环境与地理原因形成的独特品质以及连续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被国家文物专家组、国家白酒协会专家组视为“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源头”和“中国白酒业‘秦始皇陵兵马俑’”,堪称“中国酿酒工业的一部无字史书”;经历史、文博专家鉴定,被国家文物局认定其为“中国白酒第一坊”。2001年水井街酒坊以“最古老的酿酒作坊”载入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水井坊的未来

 

以保护利用为主的“水井街酒坊——古锦官驿文化旅游社区”以原产地保护为核心,包括水井坊遗址博物馆工程,占地103亩,总投资1亿元。旅游区由休闲广场、文化广场、绿化广场、音乐广场四大旅游区为重点,将水井坊、江亭乐舞(合江亭)、崇江夜月(望江楼)、锦江廊桥(九眼桥)连成片,届时将成为成都旅游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旅游休闲的上佳去处。

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由遗址陈列馆、传统酿酒作坊和特色经营酒店等三个部分组成。该遗址博物馆建成后,将首次向世人展现10余处明清时期水井烧坊的酿酒遗迹,以直观生动的现场再现传统酿酒工艺,并重现前店后厂的作坊格局,演示明清及民国时期酒店的经营场景。成都水井街的建筑将重现明清时代的风格。以传统道路系统为游线,结合改造地块、配套修建反映四川传统特色的临街商业建筑及四合院等;引入与酒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及地方传统文化相关的特色经营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与旅游相关的民间节日活动,再现古锦官驿繁荣兴盛的历史风貌,感受成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川西坝子的民俗文化、川西民居的建筑文化、锦江河畔的河居文化。

水井坊从成千上万种中国白酒中脱颖而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第一号“中国历史文化名酒”——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的遴选相当严格,不仅要有悠久的历史,还要有深厚的文化、高雅的品位和非凡的品质。水井坊作为具有600年历史的“中国白酒第一坊”,自然众望所归。

 

朋友送我一款新手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