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鼠年股市的三大诱惑

(2008-05-16 07:12:01)
分类: 一和论市

鼠年股市的三大诱惑

 

一和家家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15日在出席“第二届中印金融发展高层论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待时机成熟就会推出创业板。同时,他表示,推出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过程当中。(进入2008年以来,创业板和股指期货无疑已经成为证券市场的两大诱饵,今天证监会发言人说“时机成熟就会推出创业板”,明天又说推出创业板的时机尚不成熟,创投概念股就这样被我们的监管人上上下下忽悠着。困惑之一:不确定的事情,证券监管机构能否执行保密制度,以免造成“政策市”,干扰市场运行?)

姚刚指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着力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改革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政策,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着力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但却漏洞百出,股权分置改革改出了一波大牛市同时也改出了一波大熊市,证券市场庄家横行、硕鼠成群,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但不是变得更好而是变得更加糟糕和不成熟。)鼠年股市的三大诱惑

一是市场规模明显扩大、交易品种逐步健全。截至2008年4月底,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576家,沪深两市总市值24万亿元,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前3万亿元的市值相比,有了巨幅提高。目前,两市总市值相当于2007年GDP的95%,投资者账户总数1.44亿户,沪深两市股票日均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同时市场交易品种逐步健全,目前已经有股票、基金、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权证等多个交易品种,以及铜、黄金、燃油、大豆等10几个商品期货品种。(股权分置改革最大的政绩莫过于给批量的、资质平平的国企大盘股创造了上市圈钱的机会,而姚刚本人最大的政绩莫过于过去一年不顾中国股市死活加速度完成新股发行上市融资计划。)

二是上市公司结构显著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一大批蓝筹公司相继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中国船舶、中国远洋等公司重组并购后整体上市,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改善了上市公司结构。(上市公司结构显著改善有目共睹,大小非疯狂抛售同样有目共睹,至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嘛,恐怕就只有鬼才知道了。不过,从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国企大盘股推出的分红方案来看,其分红派息能力显然不如银行存款利息。)

三是证券经营机构整体经营能力明显增强、投资者结构改善。截至2008年4月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06家,总资产约1.8万亿元,净资本约3100亿元,2007年实现净利润1306亿元,比2006年上涨413%,证券经纪机构的盈利能力增强。(证券经纪机构的盈利能力必然会增强,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你割肉斩仓,或是获利出局,佣金和印花税都是不能少的。)基金管理公司60家,管理证券投资基金359只基金,基金资产达到2.54万亿元。目前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的比例接近50%,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作用有明显增强吗?能够看得见的是,随着大小非解禁数量的不断增多,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被迫沦落为恶庄、散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6年和2007年奉行、倡导价值投资的公募基金摇身一变成为市场中庄股的幕后推手,不能不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大悲哀。)鼠年股市的三大诱惑

四是市场结构逐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近几年,中国证监会积极引导优质大型企业在交易所上市,壮大主板市场,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板发展,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融资功能都得到大幅度提升。(是的,市场结构逐步完善,大非成为老大,小非成为打手,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哄抬股价的大散,而中小投资者只能沦落为跟风投机的角色,市场的话语权被零成本的“投资者”掌控着,不久的将来,中国股市投资功能的不健全必将引爆其融资功能的缺失,这绝非危言耸听。)

除此以外,鼠年股市第三大诱饵当属通货膨胀。在此生存压力下,农产品以及石油等生产、生活资料持续涨价无疑给炒家提供了一个最大的炒作理由,2008年以来多数农业概念股跑赢大市、化工化肥板块牛股频出就是最好的说明。可以这样说,创业板一天不推出,创投概念股就有可能被翻来覆去炒作。而通胀压力只要还存在,农业概念股、化工食品股的持续飙升行情就不会结束。但是,我们在跟风投机的同时,也必须牢记,诱饵的后边,是老鼠夹子或者垂钓者。昨天晚上有博友给一和家家留言,说002001、002041高位被套,值得大家醒目。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六日一和居

 

郑重声明:本博仅为一和家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参考。敬请博友一笑读之,且勿效仿。

鼠年股市的三大诱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