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和论市 |
从平安圈钱看监管态度
一和家家
上市还不满一年,中国平安就再次狮子大开口,向二级市场伸出了强行要钱之手,这是导致2008年1月21日“黑色星期一”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平安昨日发布公告称,为了适应金融业全面开放和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司实力,为业务高速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公司拟申请增发A股。根据增发方案,中国平安拟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格则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股票均价。与此同时,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董事会还决定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每张债券的认购人可以无偿获得公司派发的一定比例的认股权证,其行权比例为2:1。平安表示,上述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以及获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主要考虑与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的战略匹配,及能够为公司业务的规模扩展和经营能力提高带来明显益处等方面。
这都扯淡话,不客气说,趁着牛市气息尚存赶快圈钱才是中国平安此次再融资的真正目的。至于拿到投资者的血汗钱以后能否给投资者带来回报,还是那句老话,恐怕只有鬼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国平安才刚刚上市不满一年啊!谁知道它过去的业绩有没有猫腻?谁知道它将来会不会像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一样跌到3块钱?而从中国平安上市后给它的股东们带来的红利看,也就每10股派2元,并且还是含税的。以中国平安2007年8月31日的收盘价102.10元,或者以中国平安的发行价33.80元来衡量,投入1021元或者338元才能获取1.80元的股息分红,较之不断增长的银行存款利息如何?合算吗?不合算。况且中国平安此次增发圈钱如果能够达到目的,再加上债转股,流通盘将会超过20亿,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封杀了送转股的可能。
因此一和家家说,与其买中国平安的增发股,不如将血汗钱存到银行,这样至少每年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更何况没有人知道牛市还能走多远,更何况没有人敢说在漫漫熊市里中国平安二级市场股价会不会跌到3、4元?更何况从增发公告里你几乎无法得知中国平安此次增发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老鼠药?
如果说此前保利地产、深万科等地产类上市公司从二级市场公开高价增发圈钱尚能给出一个圈钱理由(计划投资项目)的话,那么,此次中国平安公开高价增发则来得更绝,简简单单一句“将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以及获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就把投资者给打发了。我堂堂中国平安,还需要给你们小股民说明投资项目吗?不过,似乎也已经说得非常明白,“将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
如果中国平安上述再融资方案最终实施,将成为A股市场最大笔再融资项目。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经实施的再融资项目最大笔金额为海通证券260亿,尚未实施的项目中最大笔是中国石化300亿分离交易可转债,但这些与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规模来比均可谓“小巫见大巫”。以上周五的收盘价测算,中国平安公开增发募集资金额将达到约1178亿元,再加上412亿分离债募资额度,其再融资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规模可比创下全球最大IPO的工商银行A+H集资额,工行在超额配售权行使前两地集资额为191亿美元。
但就是这样庞大的、无异于毫不顾忌中国股市的死活、大肆从二级市场抽血的再融资计划,会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吗?从周一沪深两地对此剧烈的反响来看,从中国平安对中国保监会的影响力来看,从中国保监会对中国证监会的影响力来看,这个“巨无霸”的增发计划极有可能会得到证监会的批准。
那么,中国股市就后患无穷了!
回想一下,从2007年11月5日“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超级硕鼠中石油登陆中国股市以后,中国股市有过几天好日子过?
而在此时,当中国牛市在大跌之后的泥潭里苟延残喘的时候,当花旗银行巨亏袭击沪深两地市场的时候,当众多的散户投资者几乎被大跌三日砸得晕头转向的时候,中国平安不识时务地推出了它庞大的圈钱计划,这无疑于雪上加霜。
且不说东北证券微不足道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单是与中国平安增发同时公诸于世的中煤能源等超级大象加速度招股询价,就已经够二级市场承受不起了。
那么,管理层意图何在呢?如果仅仅是为了抑制二级市场投机,有必要毫不顾忌中国牛市的死活吗?如果中国股市的根基——散户投资者都动摇了、寒心了、割肉了、清仓了,所造成的抽血作用会有多大?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简单一点说,中国广大的散户投资者和为数众多的基民才是中国股市的“牛皮”,而上市公司不过是附着在“牛皮”上面的微不足道的牛毛罢了。
而从周一沪深两地市场个股表现来看,即使上周五牛气冲天的创投概念股,在大利空重压之下,也仅仅只有龙头股份、复旦复华两只股票继续多头强劲,其余均晚节不保。因此一和家家说,如果近期没有政策性利好来救市,中国股市从此将会步向漫漫熊途,而创投概念股上周五以及本周一早盘的火爆,则极有可能成为牛市盛宴最后的晚餐。
但愿这不会成为现实。
二〇〇八年一月二十二日一和居
郑重声明:本博仅为一和家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参考。敬请博友一笑读之,且勿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