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基金经理蒙住了眼睛
一和家家
阅读基金报告是每一位成熟的个人投资者收盘作业必须要做的事情,本周刚刚披露完毕的2006年度基金四季度报告,是业内人士近距离观察主力资金——基金机构仓位的一次机会。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基金重点持仓,距离目前市场一个多月的时间,看看基金十大重仓股票近期的表现,基金增仓、减仓操作思路的变化便能清晰体现。
增持股票跑输冷门股
在投资者的眼中,基金增仓的股票往往是机会最大的。原因很简单,基金都在大笔大笔地增持,股价还能上不去?然而,跟踪基金去年四季度增仓股票近期的走势,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数据显示,基金2006年四季度增持的前20只股票,今年1月份以来的平均涨幅仅为20.10%。虽然这个数字已经比同期大盘的涨幅高出了很多,然而,今年1月份以来,市场出现了典型的普涨走势。带动指数的大盘蓝筹股普遍不涨,绝大多数冷门股票涨幅却在30%至60%之间。因此,平均20.10%的成绩应该是跑输了冷门股。1月30日以后基金重仓股的市场表现则更让人大跌眼镜,受利空因素以及泡沫论影响,1月31日起沪深大盘开始回调,基金2006年四季度增持的前20只股票跌幅居前!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跟风盘在杀跌,二是基金经理也在杀跌!毕竟,就持仓成本而言,基金杀跌套利的空间更大一些。
减持股票涨幅出众
其实,不仅基金增持的股票跑输了冷门股,就连去年四季度被基金减持的股票,在今年1月份的走势也是远远好于增持股票。同样是基金减仓的前20只股票,今年1月份以来的平均涨幅为26.3%,比基金增仓股票涨幅高出30%。像基金减仓的农产品、泰达股份、西飞国际,今年1月份以来的累计涨幅已分别达到64.63%、53.25%和41.88%。当然,基金减仓的股票也并不都是涨幅出色,像近几日曾经跌停的小商品城,还有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超过15%的中国银行,这些都是基金成功减仓的股票。
不排除基金经理使用障眼法
在基金2006年四季报中,还有一部分股票在第三季度被基金剔除,但第四季度却又被基金买入。那么,在四季报中被基金剔除的股票,有没有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又被基金重新捡回去呢?其实,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2006年四季度被基金剔除的前20只股票,今年1月份以来的涨幅显示,平均涨幅为28.17%,比基金减仓的股票还要高!像一汽夏利、百联股份、盐田港、片仔癀、华鲁恒升,累计涨幅分别为71.24%、54.57%、49.18%、40.32%和35.58%。
中原证券基金研究员在解释这一现象时指出,基金减持和剔除的股票1月份以来的走势之所以出色,主要是市场大环境呈现普涨。同时,为了防止其持仓状况完全被展现,基金在报告披露期前后,也会真真假假地使出一些“障眼法”。比如,先减仓某只股票,待披露结束后再买入;先增持,随后再减持。但总体来看,进入基金视野的股票应该都是主流资金关注的焦点,短期的表现不佳,也许正是投资者介入的机会。换一种说法,作为一名成熟的个人投资者,决不能一味地跟在基金经理屁股后面,短视地看基金股票池里有什么就买什么,要么赶在基金经理前面买入某只股票,等基金经理给你抬轿,要么买进基金经理重仓持有的股票,短线操作,博取短差,大势不好,立马逃跑,但是获利空间有限。
千万别忘了,在目前证券投资理念还不是十分盛行的市况下,偶尔投机一把,也是必要或者说必需的。要知道,作为一名个人投资者,我们在证券市场博弈,所要面对的,除了操盘手法凶悍的“庄家”,再就是专业的基金经理“团队”。而基金经理们的专业性以及他们的资金优势决定了他们处于主导地位,笑到最后的肯定也是他们,作为一名个人投资者,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忽悠”了。要知道,基金经理们也不全是每时每刻都崇尚投资理念的,偶尔,他们也会投机一把,毕竟,他们的专业性以及他们所具备的资金优势决定了他们个个都是短线高手。
你被“忽悠”过吗?
2007/2/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