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颇有群众基础的几种垃圾小吃
成都人的生活质量一直被外地人津津乐道羡慕不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成都人的收入有多高(如果以收入高低排序还轮不到成都人让人羡慕),而是成都人的生活态度和享受生活的方式让人羡慕,绝大多数普通市民虽然没有丰厚的收入,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你可以说他们不思进取,整天吼着“打打小麻将,吃吃麻辣烫”,但换个角度看,这不失为这个“聪明难糊涂更难”的高压社会的一种难得的释然的生活态度。在成都人滋润的生活中,吃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也成就了川菜在海内外的美誉和在中餐中的地位,除了上得了台面能拿出去见客的大菜,成都的小吃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且其中还有一些很有群众基础,但是从健康角度看,它们却只能算垃圾食品。

冷锅鱼小火锅。成都的大街小巷都不愁找不到吃饭的餐馆,有装修豪华的大饭店,也有貌不惊人的苍蝇馆子,但人气最旺的却是那些不大不小的小火锅店和冷锅鱼店。与其它火锅酒楼的豪华不同,这些火锅店装修简陋,最大的特点和共性就是廉价而且很多是定价消费,比如十几元钱一人,或许这就是它最吸引普通市民的地方,而且关键还在于味道还不错。但之所以把它界定为垃圾食品,是通过价格来推算其原料质量,比如12元一位的冷锅鱼随便吃,按一个顾客平均吃一斤鱼,市面价格按四元算,再加上火锅店的营运成本例如房租、桌椅餐具等设备成本以及员工工资,此外还有最直接的蔬菜、调料等其它材料成本,最后留给经营者的利润就不多了,那经营者肯定会在原材料和服务方面做文章,菜品的质量和卫生肯定得不到保证,说它是垃圾食品一点也不为过,此外很多人吃完后都有肚子疼痛腹泻等症状也可以佐证。

串串香。成都有很多串串香店,也可以算到小火锅之列,但我这里要说的不是开店营运的串串香,而是它的缩影。许多摊主自制一种可以推行的小灶车,里面加煤,上面一口很大的油汤锅,里面煮着各种用竹签串好的菜品,一毛钱一串,虽然很廉价但是味道却不赖,所以当它们摆设在有大量人口流动的地方时倍受大家青睐。但它也绝对算垃圾食品,除了可以从原料上可以推算出来,从其营运地点和用餐方式也能看出,它一般在公交车站附近和小区门口等人口流动频繁的地方露天营运,卫生条件自然无法保证,而且其竹签和汤锅会被不断充分使用,卫生和健康状况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公交站食品。这类食品主要是最近一些年才兴起来的,比如炸土豆、臭豆腐、火腿肠等等,尽管城管为了维护城市形象一直在整治,可是却屡禁不止,这是因为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尽管不卫生,但是很多人在赶车和路过时还是会因为它方便便宜而购买,而且演变为一种时尚被许多年轻人接受。但这类食品算绝对的垃圾食品,首先是油炸食品早就被专家们列入垃圾食品之列,此外其制作和食用环境实在不敢接受,在尘土飞扬痰来沫往的公路旁现做现卖实在让人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