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桐荫墨趣存稿(1)
标签:
李新宇画散文 |
分类: 散文 |
李新宇:桐荫墨趣存稿(1)
载《今晚报》2018-5-10——2018-8-09
荷花瓣什么样子?众所周知。然而,却不妨把它画成方的。
尖瓣,圆瓣,或方瓣,并不影响它的香与艳,还有周敦颐《爱莲说》所赋予它的君子之风。
梅花姿色
梅花性本孤傲,不打扮,避热闹,离群索居。
但若论本来面目,却极茁壮。
市上掻首弄姿或百折千曲者,正如龚自珍所言:病梅也。
花开亦须安全地
一丛荆棘,
挡住了鸡刨兔踩,
挡不住人要来采。
我知道你为什么喜欢悬崖了。
风口之树
从小到大,
都在与风抗争。
没有倒下,没有折断,
腰还挺得直。
但你伟岸的身躯,
却只有一侧生叶展枝。
红杏出墙
深宅又架铁丝网,
红杏依然出大墙。
墙外花枝艳,
墙内看不见。
行人采花忙,
感谢防护墙。
稻草人
去年种了一畦小麦,将成熟时被麻雀吃光了。
今年早做准备:一段烂木头,几个塑料袋,做个“稻草人”。
做成英雄状,即可吓麻雀。
狗狗玫瑰牛奶浴
此为“狗狗玫瑰牛奶浴”。
发明者一定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GDP功臣。
但一个年轻朋友对我说:“如果知道他是谁,一定要把他的鼻子揍歪。”
白马归来
天苍苍兮,野茫茫,
千里归来兮,寻吾故乡。
故乡不见兮,马路空忙。
仰头望,雁一行,
低头泪千行。
伯乐来了!
一旦被这个家伙相中,
就要被人骑了,
去冒枪林箭雨,
再也回不到草原……
乡村记忆•推碾
如今60岁以上的人,如果来自农村,想必有此记忆。
所有的粮食,都要通过如此碾压,使之变成粉末,才能做成食物。
那个时代的女人,比男人更辛苦!
向推碾的母亲和姐妹们致敬!
乡村记忆•暮归
收工时虽然筐里只有几把猪草,几乎是空的,却也是慢步走。
无论你多么健壮,在劳累一天之后,也会疲惫。
乡村记忆•拉碌碡
碌碡,我的家乡土语读作“绿珠”,打麦之工具也,同时用于高粱、谷子、大豆之类。在我的记忆里,1970年代中期开始被脱粒机代替。而在土地承包之初,各家买不起脱粒机,所以家家又有了碌碡。
夫妻双双拉碌碡,倒也浪漫。
童年记忆•逮麻雀
城市孩子一般没有这样的记忆,现在的农村孩子大多也不再有这样的记忆。
它是过去年代里农村孩子做过的事。
在鲁迅的《故乡》中,闰土教会了鲁迅,就是这样逮麻雀。
童年记忆•下湾
夏日里,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是池塘,我的故乡叫湾。
上学的孩子午睡时也会偷偷溜出教室,直到上课预备铃响,才爬上岸。
老师让同学们互相用指甲划胳膊,一划一道白印子,就是下过湾的,罚站。
宁愿罚站,还是下湾。
前一篇:李新宇:大伯父的处世哲学
后一篇:影响我的几本书——我的大学之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