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的收获
李新宇
近日完全沉于个人细事,有人问起国家大事,比如两会话题之类,竟然全然不知。这大概显示着我一贯的自私之处——个人的事常常比国家的事更重要。两会代表们在那里讨论国家大事,很庄严,很神圣,我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神贯注地翻看和整理我自己生日聚会时的照片。同学们、朋友们把各自拍摄的照片寄来,而我与这些同学和朋友有的已经多年不见,有的从未有过合影,这次难得一见,而且留下了影像,就觉得特别珍贵,于是反复翻看,剪裁调整,分门别类,建档保存,别的事就都不重要了。何况,不管两会还是三会,并不需要我来关心,我关心或不关心,结果都是一样的。
整理完照片,又整理文字。天津师范大学的赵利民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的张全之教授,他们都是院长,这次来的武善增教授、张根柱教授、李明军教授、张艳梅教授等,也都是院长。据我观察,做上几年院长,讲话的水平就会大有长进。海南大学鞠斐教授、广州大学聂国心教授,曲阜师范大学赵歌东教授、张瑞英教授,南京大学黄发有教授,吉林大学的王璐、东北师范大学的徐伟东,以及王开岭、萧夏林、逄春阶、康长福、郭锐、李美皆、倪占贤、葛福庆、张帆等几十位,也都有精彩的讲话,我真想把它都整理成文稿,可惜工程浩大,只能留待将来慢慢做。这里先整理的,是部分贺联和诗词。
主席台上的“寿”字,是《齐鲁学刊》张玉璞教授写的。据说,鞠斐从海南先到了曲阜,在那里与歌东、玉璞等一起做些准备,但“寿”字写了许多幅,却都不满意,最后还是由张玉璞写。玉璞的字是童子功,三十多年从未间断,虽然他不参展、不卖字、不求名,但实为国内同辈所难以企及,甚至一些著名书法教授博导之类都差他甚远。我熟悉他的小字,收藏了几幅,但超大字却是第一次见到。
贺联是鞠斐做的,也是他写的,共两幅,第一幅是:
论当下文学似禹锡先生撷柳絮竹枝探黄河九曲;
说现代历史如东坡居士挥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过奖了,实不敢当,只看作是某种感情的表达。第二幅是:
出齐鲁走塞外居津门著春秋看四方宾朋堂前上寿;
论民国笑而今传鲁迅警世人望八千子弟持钵传灯。
出齐鲁,走塞外,定居津门,这倒都是写实,难为鞠斐想得这么全面。我之所传,虽然并非只是鲁迅,但毕竟在鲁迅身上做成的事多一些,所以倒也不错。鞠斐是个有心人,远居海南,我们很少交流,我做的事,他却都知道。十年前,他就曾做一首七律送我,道出我的梦想和现实处境。
除鞠斐联之外,还有赵逸之的联,那是写在宣纸上,装裱之后带来的。联用甲骨文写成,不研究古文字者一般难以认识,所以需要逸之亲自读出来:
心直舞剑为史家绝唱,
耳顺荷锄作农夫狂歌。
在讲话中,广州大学教授聂国心读了他的诗《同门兄妹贺恩师李新宇先生六十大寿有感》:
忆昔南开再相逢,
书香朴面满春风。
千里跋涉有驿站,
万山连绵无断痕。
漫漫人生多少梦,
脉脉温情几重灯。
而今恩师已花甲,
一如明月耀星辰。
这诗让我觉得温暖。“明月耀星辰”真的不敢当,一些年轻朋友早已比我明亮,今日尚不明亮者来日也会明亮,我这做老师的,事实上常靠学生照亮。“千里跋涉有驿站”却让我当时听到就心头一热。果真同学和朋友们南来北往之际,能把我的住处当驿站,在这里停一停,就足以慰我平生。
二十年前的老学生赵荣沛未能参加聚会,却发来一首《七律
颂李老师花甲寿诞》:
一部浓髯胸前萦,
万般幽思心中涌。
经纶满腹燦高第,
籍册满架著伟功。
细语涓涓润桃李,
慈目拳拳育精英。
幸坐席前已廿载,
欣逢先生又春风。
--赵荣沛敬奉
让我特别感动因而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老朋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文海写来的贺诗。徐文海教授曾任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他把贺诗发到了现任内蒙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的李明军教授的手机里,由李明军在讲话中宣读:
新年刚过又逢春,
宇内学子报师恩。
六分气力才八斗,
十成品质四方亲。
风骨强劲男儿志,
华彩飘逸女士魂。
正是人生好光景,
茂盛精英有一群。
后面特别注明:这是一首藏头诗,“新宇六十风华正茂”。谢谢老朋友!六十岁还是风华正茂,的确太好了,可惜已是夕阳秋景。不过,我倒愿意徐文海教授风华正茂!
老同学尚古玉(常光明)则面对我的照片,一口气做了五首五言古绝:
《五古颂寿》
一、儒释道佐后(博古架上)
佛献眼前福
儒祝花甲寿
青州李老牛
虬髯道仙骨
二、加冕祈天佑
加冕祈天佑
贤助惟皇后
默念真言六
寿糕唐僧肉
三、揽花起狂舞
甲子循环周
桃花运再走
聊发少年秀
揽花起狂舞
四、老酒更醇厚
仙侣庆双寿
老酒更醇厚
千年修同舟
携手共白头
五、花发搔更白
思维接天界
一点窍门开
不知老将来
花发搔更白
我把这一切整理出来,存入日记,存在心里。种种情意,是过生日的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