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香
李新宇
整日里忙忙碌碌,就像装进了高速旋转的机器,难得一日清闲。今天,在这沂蒙山中,仍然是忙碌一天,却没想到能有如此幽静的夜晚。简陋的招待所是几间平房,房前是一个小院,窗下还有一丛金萱——山里人称作黄花菜。没有别的客人,整个小院就我一人。晚饭之后,一手端了茶杯,一手拿了扇子,独自静静地坐着。
天慢慢地变黑,周围的一切都被裹进了夜幕,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的吠叫,然后又是一片寂静。
又是停电。回屋去也是黑洞洞的,尽管热情的服务员早就拿下了蜡烛,却也不必点。难得这样的环境,晚上不应该再做什么。况且,屋里热得厉害。
隔壁就是农家住户。隔着一道高高的院墙,能够听到丈夫、妻子、还有一个男孩和一个或者两个女孩一家人吃饭的声音。接着是收拾碗筷的声音、用铲子刮锅的声音、喂猪的声音、一家人在院子里摇蒲扇的声音。
忽然,一阵香味随着一团白色的烟雾漫过墙头飘了过来,是艾绳的香味!我不由地深深地吸着,很有些贪婪,并且悠悠如入那白色的云雾。这香味好亲切!然而,大概已有几十年没有闻到了,如果不是今晚这久别后的重逢,它很难出现在我的意识中。
人,是很容易忘掉故旧的。我亦不能免俗。
说到艾绳,不仅今日的城市人大多不知为何物,就是农村的青年人大概也很少有人知道了。在我小时候,夏天的晚上却总是离不开那艾绳香味的缭绕。的确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艾绳,那些夏天的夜晚会怎么度过?艾,真是好东西。在昔日的乡间,过端午节,家家户户把它插在门上,压在枕边;姑娘们则把它缝进荷包,带在身上。因为它既可以驱虫,又能避邪,到了炎夏,又成了驱赶蚊虫之物。几乎家家户户,都从野外割来一捆一捆的野艾。当然,家艾更好,但更多的是野艾,也就是被称作艾蒿的。割回来的野艾在太阳底下晒一个中午,待它半干不湿的时候把它拧成绳,晒干之后挂在屋檐下,就可以随时取用了。
晚饭之后,在门前,在院内,在打谷场上,母亲们扫出一块块干净的地方,铺了席子、蓑衣、或草苫子,然后在旁边点起一根艾绳,孩子们就可以躺在那里,听母亲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讲那些古老的故事。有了燃烧的艾绳,蚊虫就不再来打扰乘凉的人们。直到夜深,空气变凉,一根艾绳也烧得差不多了,母亲们才把睡熟的孩子一个个抱进屋里。
在艾绳的香气中度过一个个夏夜而长大的孩子大概不会很少吧!
现在的商店里有各种蚊香出售,但技术原来是如此无力,竟然没有一种蚊香能有艾绳的香味。
我知道,这也许只是我的感觉,只能证明我对艾绳的感情。
真想向隔壁大嫂要或者买一根艾绳带回去。尽管我知道,带回去完全没有用场,甚至连放它的地方都没有,可是,我真想,就像突然遇到了故旧,有点难舍难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