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大嫂

(2009-04-18 09:17: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毛大嫂

 

李新宇

 

    毛大嫂并不是毛家的媳妇,也不是姓毛的女人,而是白杨树的花穗。

    我的家乡有一种习俗,对于感激的或不敢惹的事物,都用尊称。比如,唤鸡的时候直喊“姑姑”,那是因为感激,因为鸡的贡献太大了,不能不敬;而对于偷鸡的黄鼠狼,却也同样尊称为“黄大姐姐”,那是因为不敢惹,恭敬一点,不得罪它。至于白杨树的花穗被尊称为“大嫂”的原因,我不大清楚,但近日想起“毛大嫂”,感觉这名字真好,亲近而贴切,“姐姐”“妹妹”最后毕竟要各奔东西,大嫂却要撑持一家过日子。所以,人们对大嫂的感情,与姐姐妹妹是不一样的,大嫂无须敬畏,更无须娇惯,却能依靠。

    想起毛大嫂,耳边就响起儿时早春里必唱的歌谣:

 

    毛大嫂,毛大嫂,

    过了寒食没处找……

 

    寒食就是清明,不过在我的老家,寒食却在清明的前一天。山东一带的歌谣,其根据自然是山东一带的节气,但河南、河北都差不多。毛大嫂的可贵,也正在于它出现在这个季节。清明之前,北方大地还是一片光秃秃,野菜没有出来,树叶没有出来,遇到赚年,老百姓吃什么?毛大嫂于早春第一个出现,不知救过多少人命!

    在我最早的印象里,就是穿了棉袄,挎了筐子,与小朋友们一起,眼睛盯着树梢,守候在白杨树下。一阵风过,就有一些飘落下来,我们就抢着把它捡进筐里,然后继续守候。

    吃毛大嫂是很费力的,需要先放在锅里用水煮,然后再泡,至少要泡一天一夜,要不断地换水,等泡够了,淘掉上面的毛,攥干,就可以吃了。几十年没吃过了,几年前妻子弄过一次,拌,炒、弄了几种,微微有点苦,味道不错。但在我的记忆里,还是儿时用它做成的菜豆腐更香。

    说起毛大嫂,我与它也许真的有缘,我到南开大学,多半是因为它。本来,我要回关内的消息传出,几个学校都曾与我联系,表示他们的好意,这是我非常感谢的。尤其难忘的是王富仁先生,为我在汕头大学争取了极为优厚的待遇,甚至年薪比他本人还高出好多。因为我的航班晚点,又劳他深夜两点到机场去接我。为了这份情意,也为了我对王先生的素有的敬重和信任,我是打定主意到汕头去的。可是,我的妻子不喜欢汕头的气候,而且与王先生的夫人赵老师达成高度共识。回头我们到南开大学,住在宾馆里,早晨我还未起床,我的妻子推开窗子一看,竟兴奋地大叫:“毛大嫂!”窗外一片白杨林,正是扬花季节。于是,我们夫妻到了南开。我曾与妻子开玩笑说:“为了毛大嫂,让我损失几百万,谁赔?”她说:“毛大嫂,不值你那几百万吗?”

    毛大嫂,你的价值也许真不是用钱数能够计算的。我想,在我定居的地方,院子里一定要有毛大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寻找朱玉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