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朱竞:懒人李新宇
(2009-03-21 08:42: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帖 |
懒人李新宇
朱 竞
2009-01-09《羊城晚报》
记得1999年秋天的一个上午,编辑部来了一位山东大汉,大胡子,穿一身的黑色衣服,两手插在夹克衫的口袋里,他一直没有坐下,就在屋子的地上走来走去,不停地与我们说着话。他说话语速很慢,声音时高时低,普通话中夹杂着山东口音,听上去像是五音不全的人在唱歌。这就是学者李新宇先生。
时间长了,对李新宇也有了一些了解。他的为人处事,历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总是喜欢用"减法"处理。他甚至懒得参加会议,学校的会不用说,就是学术会议,也不喜欢参加。所以,一般规模比较大的会议见不到他,即使他去了,也常常是躺在房间里不到会场。有人去罗布泊探险,他说:"唉!安安静静在家躺着,多好。"而他自己的座右铭就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
然而,李新宇又是一个极其讲究的人。他的午觉一般睡到三点多,在这段时间里,他家的电话打不进去。起床之后,便与夫人一本正经地坐下来,透明的玻璃杯里泡一杯上等的龙井,两眼很专注地看着杯子里的茶叶一根一根竖起来,悬浮游荡,这时他的眼中就会放出很亮的光。这杯茶一喝就是两个小时,静静地品味,很专注地喝。他对茶叶也很挑剔,总是在春天的三月底、四月初买好一年的茶叶,用铁筒装了,透明胶封好,整齐地排放在冰箱里,以备一年之用。
李新宇也是个严肃而认真的人。在学术上,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追求。他说思想的美源于理想完美与现实的残缺给人们带来的心理落差。正因为人们意识到了现实中的种种残缺,才去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个追求的过程产生的一切是最美的。我们在一起吃饭聊天,新宇所谈最多的是知识分子的风雨百年史,他的文学研究也主要围绕着"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这一主题展开。"穿越遮蔽"、"回到现场"、"恢复记忆"、"走出精神疫区"都是他的常用词。每当谈话深入的时候,他的脸上就会失去笑容,浮上一层深深的忧郁,并且会不自觉地发出叹息。他的主要著作有:《大梦谁先觉》、《愧对鲁迅》、《走过荒原》、《鲁迅的选择》、《呐喊点评》、《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中国当代诗歌潮流》、《爱神的重塑》等。
我曾问过李新宇:"如果不搞文学研究,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他说:如果离开文学-----其实也不必离开文学,我最想做的事,就是买一块土地,建一座像样的房子,房间无需太大,只要来几个朋友能在家里,无需去宾馆;院子也无需太大,只要有一片草坪,足够了。
天啊!你也太小资太贵族太乌托邦太空想了!那样的日子谁不想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