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108塔(国保)

标签:
古塔国保单位青铜峡108塔杂谈 |
分类: 西北古塔:陕甘宁青新 |

看完胡杨,沿向南的一条蜿蜒的马路一直前行,途中经过了黄河大坝和两座铁路桥(后面会有介绍),路况很不错,右侧是高耸的绝壁,左侧是黄河滩,大约3、4公里之后,来到108塔景区门口。放好车后,买票,门票价格是30元,还算厚道,首先经过如下的石牌坊,有点不伦不类

原来此地是荒凉的滩涂,随着黄河水面的下降,土地完全暴露出来,当地政府开发了景区,景区内的广场规模很是宏伟,当然,108塔叫“塔林博物馆”肯定也不过分

108塔所在的山坡脚下原来有一组庞大的寺院,可惜由于水库蓄水,寺院主体建筑群被淹没,现在仅剩高高在上的塔群。近年当地政府在此地新建了仿古建筑,我朝就是这样拆了修,修了拆,一直跟着感觉在走

广场够大

曾经魂牵梦绕的108塔来到眼前,恍如梦境。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随着山势凿山分阶而建,由上而下,错落有序,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12行,总计108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至于总数,我是这样算的<(1 19)*10>/2 3 5,确实是108座

108是佛教中惯用的数字,佛教认为人生有烦恼与苦难108种,为消除这些烦恼与苦难,规定惯珠要108颗,念佛要108遍,敲钟要108声等等。青铜峡108塔群无论在造型还是在建造方式上,在我国建筑史上,尤其是塔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据考证,一百零八塔可能始建于西夏(考古学者对于青铜峡108塔建造时间,也有不同看法,但根据塔的造型及结构的分析,这些塔的形制和北京元代的妙应寺舍利塔相似,因此起先怀疑是元明时期的建筑物。1987年文物工作者在某些塔的底下曾发现过书有西夏文题记的千佛图帛画,因此将塔的建造时间又推至西夏王朝,但也不能说一定就是西夏时代建造),不管怎样,当选国保单位当之无愧。

塔群中每座塔的开头基本相同,都是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底座为砖砌八角形须弥座,塔身似覆钵,塔顶如宝珠

塔的高度大小不等,但各行的塔高基本相同,大约在1.5至2.30米之间

每排塔都有一平台,相邻两台的高度差为40至60厘米,现在已经不让随意进入塔群,去触摸古塔了

位于顶尖的一座最大,以下每行按比例缩小,最下一行的塔体量最小

这种体量设计和排列,极符合透视原理,远远望去,整个塔群尽收眼底

据资料记载,起初塔的外表是在一层黄泥上面,覆盖一层白灰,有的还有彩绘图案,可如今塔群的外包装都被清除干净,内部的砖头暴露在外





位于顶尖的最大的古塔,正在维护
前一篇:灵武镇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