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公墓、清风阁、包公祠

标签:
文保单位包公墓清风阁包公祠旅游 |
分类: 名胜古迹 |
包拯病逝于北宋嘉七年(1062年),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1973年建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1988年竣工(工期竟然长达15年)。WG期间建的仿古代建筑,难能可贵,包公墓为市保单位
神道前的两块石阙上爬满了爬山虎
神门之后是神道
包公墓
家训
墓园迁安了包公夫人和其子孙们的遗骨
资料说这口棺木是金丝楠木的,现在还能找到金丝楠木吗?
————————————————————————————————————————————————
包公墓北面是包河,据说想当年皇帝老儿打算赏赐给包公半个合肥市的,包拯严词拒绝,最后要得包河
清风阁位于合肥包河南岸,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是为纪念名人包拯而兴建的一组集纪念、展示、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仿宋综合性建筑群。虽然是仿古建筑,门票价格也不菲
景区的主体建筑清风阁坐西朝东,与包公墓遥对呼应。阁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
登顶可俯视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文化旅游区的秀丽景色
————————————————————————————————————————————————
包河内采集莲藕的工人
清风阁的西邻是包公祠,是为纪念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为省保单位
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少年时的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另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
门前两处石狮为古物
廉泉亭
古井
蜡像很生动
这美女公主的表情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