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内丘且停山梵云寺石刻(二)

标签:
旅游且停山梵云寺且停寺石刻 |
分类: 桥梁石刻 |
且停寺,元代以前称梵云寺。相传是梵王太子修行曾住于斯,因而建寺。梵王太子是指的释迦牟尼未出家求道前的身份,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说是梵王太子修行之处似为不妥,从元代及明清碑文上分析,最初很可能为纪念释迦牟尼求道而建寺的。
从梵云寺向南顺着斑驳的石板路,走过三十多米长的登云桥,桥南就是下院“洪水院”遗址了,现在地面建筑也是片瓦不留,只有几块碑刻孑然矗立
登云桥也叫慈云桥,位于洪水院前小溪之上,从碑刻来看,始建年代不会晚于蒙元。桥栏板上雕刻有杨继业碰碑、苏武牧羊、嫦娥奔月等不同内容的戏文和典故,雕刻艺术精湛,价值极高。
不同的年代,赋予了石质构件不同的颜色
呵呵,这是苏武牧羊和杨业碰碑
慈云桥侧照
慈云桥南有四块碑刻,下图是西面的三块
从下图可以看到最东面那块
其一:最西面这块大明万历八年岁次庚辰《且停寺新建慈云桥碑记》相当高大,足有5米左右
碑身部分,只能仰视。“赐进士出身资正大夫吏部尚书前左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南居右参都XX奉敕,金泉王本固撰文,赵XX篆额,王彦民书丹。”
碑额《且停寺新建慈云桥碑记》
东侧面
东侧面碑额部分
这个孔洞不知为何用?下有僧侣名号“本寺僧 ·····”
“内丘县?明村石匠
碑身的西面
碑额侧部的图案有点意思
其二:功德碑,碑文是密密麻麻的人名
这是碑阴
写满了人名
其三:清咸丰七年《□□□教堂大士殿暨古桥碑记》
清雍正十二年《且停山梵云寺大士前展暨古桥碑记》
其四:龙飞乾隆四十七年岁次壬寅相月上浣吉旦《重修且停山登云桥碑记》
碑阴部分
北望梵云寺遗址
如今杂草丛生的石板路,想想几百年来曾有多少双僧人、游客、男男女女的脚从上面走过,时空错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