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浮屠
爱浮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18
  • 关注人气:7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庐山御碑亭(省保)

(2013-05-29 21:56:25)
标签:

雕刻

历史

旅游

省保

文化

分类: 名胜古迹

庐山御碑亭(省保)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等人在庐山白鹿升仙台上建了御碑亭,朱元璋建御碑亭,既是为了感谢、纪念对明朝建立有功的周颠;更是为了宣扬“君权神授”,他当皇帝是“天意”。朱元璋是我最崇敬的中国古代开国皇帝,因为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平民皇帝之一,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真正“驱除鞑虏”的一位功高至伟的皇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御碑亭高6米,四面无柱,全是条形巨石砌成。亭子正门外有两幅对联,外联的上联是:“姑从此处寻踪迹。”下联是:“更有何人告太平。”内联的上联是:“四壁云山九江棹。”下联是:“一亭烟雨万壑松。”
庐山御碑亭(省保)
亭内“御碑”高4米,宽1点5米,厚0点25米。碑正面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周颠仙人传》,背面是朱元璋的《赠四仙》诗:“匡庐之颠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这里所说的四仙,是指周颠仙人、天眼尊者、徐道人和赤脚僧。  
庐山御碑亭(省保)

整个碑亭顶部都是石雕仿木结构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御碑亭是彷木构歇山顶石亭,平面呈正方形。资料介绍:每边宽5.8米、亭高6米、整座亭子内外厚重,亭子四面无柱子都是石壁。三面有门,一面没有门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拍摄时是逆光拍摄,效果不好,所以下午拍摄为好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庐山御碑亭(省保)

御碑亭东北角的庐山松,树根深深的扎进石缝里,向世人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庐山御碑亭(省保)

关于周颠:

周颠出生在江西建昌(今永修县),少时聪明伶俐,诗词歌赋,五经四书,过目不忘。没想到十四岁时得了一场重病,落了个疯疯癫癫的毛病,被人们称为周颠。后来到外边流浪,整天疯疯癫癫的,嘴里总是唱着《太平歌》。见了人,尤其是当官儿的,总是喊:“告太平……!”那时因为元朝残酷统治,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起义军也互相杀戮,兼并。到后来,朱元璋与陈友谅成为当时农民起义军中,最有势力的两股农民起义军。二人在现在的南昌、鄱阳湖甚至庐山,展开了多次战争。开始朱元璋吃了亏。当朱元璋在庐山成功摆脱了陈友谅军队的追击,不久后就又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决定性的一战。这决定性的一战,周颠立下了汗马功劳。

传说中的周颠非常能耐,已非凡人。他从南昌一路追踪朱元璋到了南京,整天嚷嚷着要见朱元璋。朱元璋接见他,他总是说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告太平”。几次三番,朱元璋烦了,打不怕,火烧也没用,就把他放到锅里煮,他不仅不讨饶,还在锅里唱《太平歌》,锅底下的火越旺,歌声唱得越响亮。朱元璋见了,也认为是奇人、奇事儿,命令进一步加强火力,继续烧煮,看他能撑到多时!火烧到半夜,锅里终于静了下来,人们说,这回总算把疯子给治住了。第二天朱元璋来到现场,他要亲自看看这个被他煮了的疯子。谁想打开锅盖一看,周颠在锅里睡得正香。围观的人惊叹不已。惊叹声惊动了熟睡中的周颠,只见他揉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不耐烦地说:“你们在这里吵死呀,惊扰我的好觉……!”朱元璋问他有什么感觉,他乐呵呵地说:“好久没洗澡了,在锅里洗洗、煮煮,实在是舒服极了……!”自那以后,朱元璋知道周颠不是一般的人,开始重视起他来。

陈友谅势力的不断壮大,使朱元璋坐卧不安,却也不敢轻易去攻打陈友谅。正在朱元璋犹犹豫豫,举棋不定时,有次疯疯癫癫的周颠,却让朱元璋打破旧桶,再建一个新桶。朱元璋不明白周颠是什么意思。军师刘伯温就给朱元璋解释说,周颠是让你推翻元朝,另立新朝。桶者,统也。打破旧桶(统),重建新捅(统),实现大一统江山。朱元璋说:“陈友谅兵多将广,实力雄厚,我怕不是他的对手。”周颠指着天说:“上面没他的,上面没他的!”意思是上天不会让他当皇帝。朱元璋听了,高兴非常,不久就从安庆一带登船,往九江进发。当时风平浪静,船行驶得很慢。就又请教周颠,是走水上好,还是弃舟登陆好。周颠说:“只管前行。无胆便无风……!”话刚说完,忽然狂风大作,风帆鼓满,船飞速行驶。周颠竟还有呼风唤雨的神通!朱元璋大喜,心说:“真乃天助我也!”朱元璋的大队军马,浩浩荡荡来到九江附近,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了决定性的一战。最后,朱元璋战胜了陈友谅,又一鼓作气,攻下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

周颠“功成名就”,准备离开南京,到外面云游去。朱元璋问以后去哪里找他。他说,到庐山锦绣谷竹林寺。后来朱元璋派人去找周颠,却找不到竹林寺。人们纷纷传说,周颠已在白鹿升仙台,乘白鹿升仙了。朱元璋便在白鹿升仙台,建了御碑亭,怀念周颠,说周颠是“上天”派来帮助他打江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