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秀峰石刻、仙人洞石刻(省保),黄龙寺摩岩石刻(省保)

标签:
历史旅游省保雕刻文化 |
分类: 桥梁石刻 |
身为三山五岳之一的庐山,虽然自1886年,来自英国肯特郡的传教士李德立真正开发到现在只有短短120年的时间,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还是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韦人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描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等。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跟团走,不自由,途中只拍到一小部分。压题为庐山的招牌菜: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
这是秀峰景区秀峰寺的“第一山”山门,米芾手迹,据导游介绍,这个是老的
奇特的男观音画像,出自两个人之手,好像下半部分是唐寅画的,上半部分忘了,应该还早一些,两幅画结合之处丝毫看不出拼接的痕迹,很是巧妙
仙人洞景区,石刻为省保
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我咋看着像一个面目狰狞的怪兽捏
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 作于817年
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瑜鄱阳湖练兵点将之处周瑜点将台、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这些地方旅游团是不去的,只能自助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