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不想走的宽窄巷子

很多很多人都说成都是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虽然女儿就在成都,然而,我每次去成都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始终没有去少城,没有去看看宽窄巷子。前不久,去成都终于如愿去了少城,逛了逛宽窄巷子。其实,宽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的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
这儿也是少城之地。有资料介绍说,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少城里的宽窄两条巷子和井巷子了。
经过打造,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既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宽窄巷子的四合院基本上都成了饭馆酒店,真正住户人家已经屈指可数了。成都的吃也是有文化品味的,追求着文化与饮食的结合。一踏进宽巷子,饮食文化在这儿有了充分的展现。那一块块门匾上的字儿直白“吃”的很少,如“一饮天下”,而大多都是很文雅的,有文化的,从字面上难与吃相连,如“听香”、“海棠晓月”、“德门里仁”、“花间”、“养云轩”、“叙亭兰”、“思贤庐”、“老胡同”、“龙喧”、“香韵”、“三块砖”、“成都印象”,不看门里门外站着的服务员,难以想象那是饭馆酒馆。特别是那“三块砖”门招,很有意思,一副对联“三砖可起灶,一鼎亦行炊”把一个吃字写的有声有趣。
宽窄巷子里也有住户人家,如“静苑”、“宽居”、“裕德苑”,一般门前都写有“私家住宅,请勿打扰”。看着这紧闭院门的小院,真的有了来了就不想走的感觉。
P1,宽窄巷子的旅游示意图。

P2,少城共有三条巷子: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

P3,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的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

P4,宽窄巷子的四合院基本上都成了饭馆酒店,真正住户人家已经屈指可数了。一踏进宽巷子,那一块块门匾上的字儿直白吃的很少,如“一饮天下”。

P5,而大多都是很文雅的,从字面上难与吃相连,如“听香”、“海棠晓月”、“德门里仁”、“花间”、“养云轩”、“叙亭兰”、“思贤庐”、“老胡同”、“龙喧”、“香韵”、“三块砖”、“成都印象”,不看门里门外站着的服务员,难以想象那是饭馆酒馆。

P6

P7,这“宽坐”没有“吃”却胜似吃了。

P8,这“宽巷子”门紧闭,游客任意拍照。但是。一推开那厚重的门进去,那便是“吃”的天下了。

P9,瞧瞧一个“香”字,却让你听,让人心动。于是,我们选择了“听香”用午餐。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特别是那“三块砖”门招,很有意思,一副对联“三砖可起灶,一鼎亦行炊”把一个吃字写的有声有趣。

P17

P18,宽窄巷子里也有住户人家,如“静苑”、“宽居”、“裕德苑”,一般门前都写有“私家住宅,请勿打扰”。

P19

P20

走进新疆 走进黔中 赤水之游 西双版纳 凤凰之晨 香港印象 澳门印象
中山古镇 东溪古镇 塘河古镇 福宝古镇 走马古镇 偏岩古镇 丰盛古镇 龙兴古镇
长江古镇 武隆之游 潼南印象 文殊坊 华岩寺 天上人间 日全食 80年代北京门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