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的意译,广义上是指人类视觉接收的一切东西,就传达的内容来说,是人脑意念的传达和视觉表现。传达是交流的需要,这种交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的摄取,一种是被动的接收。交流以互动的形式存在,使得传达的价值得以彰显。其领域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扩大,当前主要包括印刷设计,即以印刷物为中心实现传达目的的设计;包装设计,即有关产品包装的设计;展示陈列设计,即有关展览和陈列的设计;影像设计,即利用电影、电视达到传达目的的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即公共生活空间的标志及公共环境的色彩计划等;这是一个与其它视觉媒介相关,并应协作设计的新领域。
国际上流行的视觉传设计是指“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设计”,简称为视觉设计。例如报纸、杂志、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电影片、摄影片、广告牌等大量媒体,他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性的表现性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虽与商业设计、宣传设计及印刷美术设计等相类似,但他不止限于产业活动的领域,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一般是“相对产品设计而用的”(日本设计小词典)。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在世界上开始流行是在1960年,当时在日本东京举行世界设计会议,与会者认识到,在不断扩大的影像媒体中,视觉和影像已作为独立的传达手段而存在,他们与其他传达手段如语言等不同,而是更能得到充分表现的一种设计。
通过视觉来传达某种目的的设计,这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已逐渐兴起,当时世界上广泛采用装饰美术,应用版画或商业美术等,这些在日本被称为图案或商业美术,在二战后设计更为活跃的时期,印刷美术设计则(Graghic
Design)则作为通行的名称而沿用至今。视觉传达设计这名称的出现和认知是随着世界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后来的印刷美术设计所包含的种种活动和表现的内容等已不再适应社会上需要,为了包括影像等新的信息传达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生。
其实,通过视觉进行的所有传达行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作为人的本性,从本质上说没有变化,如咒术、节日的表现形式、手语、语言的形象化,或作为视觉文化象征的建筑物,又如徽章、旗帜、地图、标志、乐谱、解剖图及产品功用说明图等,以及舞蹈戏剧等,这些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有很深的基础,由此可知,视觉传达这种凭借视觉性记号进行的传达行为,是相对靠语言进行抽象概念传达而言的,其本质是感性的形象传达。
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发明于公元600年之后,公元1041-1048年宋代毕昇个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15世纪中期的格汀贝尔发明了铅字,并于15世纪中期传到了欧洲各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世界科学文化知识的迅速传播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其中作为大量印刷的信息媒体,活字文化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是感性的和形象的,曾一度受到轻视,而仅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被采用。后来,随着摄影及制版技术的发明,一进入20世纪,印刷领域中照片和图版日益增加,视觉传达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以电波为媒体的的各种技术的发展,更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而且这些形象的媒体,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了。由于视觉传达具有独特的功能,他创造了语言所无法表现的丰富景象,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将使视觉传达设计更为光彩夺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