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晚清

(2012-01-17 09:26:13)
标签:

简丹

梦回晚清

三坊七巷

摄影

视觉

汤姆逊

图片

晚清碎影

分类: 指尖。花开

由福建画报社主办的《三坊七巷主题摄影展》第二回、郭晓丹的数码摄影《梦回晚清》、唐宗斌的红外摄影《梦幻之旅》和胶片摄影《不完全过期》、汪浩的针孔摄影《沙漏》将于2012年1月19日9点开展,地点:三坊七巷宫巷宫苑里。

 

相关链接《梦回晚清》《沙漏》《不完全过期》《梦幻之旅》--三坊七巷主题摄影展第二回

 

  

   图文:郭晓丹

 

http://s15/middle/4a147ebfgb6b64b6c082e&690
 
(左图:《梦回晚清》。右图:汤姆逊《晚清碎影》)
  

 

   小雅把拢紧了的发束盘缠成发髻,对着妆镜,再将蛇形簪插入髻中间,簪子须得是中正昂然的,有如神器。其它金钗玉瓣则斜斜地插入发中,颤巍巍地摇摆出怜人之态。她妆罢起身,穿上百纳千层的布底绣花鞋,轻轻拍打棉布襟衫上微皱了的褶子,清丽秀美地走进了三坊七巷。

 

。。。。。

 

有些美,是要隔了岁月去看的。有些图片,即使斑驳旧损依然感人至深。在《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一书中,汤姆逊的黑白胶片真实地记录下了百年前福州女性的普遍穿着和她们头上极具地域特点的头饰。在图片中,这种夸张又简约的蛇形银簪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味道,它究竟是什么?又来自于什么样的传说?

 

。。。。。。

 

详情点击查看相关链接 《梦回晚清》《沙漏》《不完全过期》《梦幻之旅》---三坊七巷主题摄影展第二回

 http://s2/middle/4a147ebfgb6a0f0a1a7f1&690

 
http://s4/middle/4a147ebfgb6a118bd2b53&690

 

【资料文字】:

 

我国很早就有着蛇图腾崇拜习俗,以中华民族视为人类始祖的伏羲、女祸二神为例:《史记·三皇本纪》:“伏羲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亦蛇身人首”;《列子·黄帝》亦有记载:“庖羲氏,女娲氏 …… 蛇身人面”。

 

  福建地处亚热带,属于毒蛇多,蛇患多的地区。秦汉以前,这里是闽越族的聚居地。闽越族多生活在溪山峡谷和江河湖泊之间,长年与水打交道,是一个熟习水性,善操舟楫的民族。而毒蛇多繁殖于山野溪谷,对人们生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在民智未开的闽人心中,蛇是一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动物。它来去无踪,脱破蜕变,水陆两栖,无足无翼而能窜突然腾越,特别是一旦狂怒起来,不但能伤家弱小的人畜,而且能毒死甚至吞食凶猛的野兽。因此,闽人对蛇有很大的恐惧感,认为蛇具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另眼相视,进而发展为图腾崇拜,即把它视为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闽”:“东南越,蛇种”,即认为蛇为闽越人的祖先。清施鸿保《闽杂记》说:“福州银簪,长五寸许,作蛇昂首之状,插于髻中间,俗称蛇簪。簪作蛇状,乃不忘其始之义。”  

 

 

                                       文字出自《闽州形胜旗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