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油盐糖
你见肉就躲,可血脂还是高了;你做菜严格控制放盐量,可血压还是居高不下;你戒除了所有糖果.血糖水平仍不理想……使你不知该怎么办好所以有必要反思一下你的食谱。是不是上了那些“看不见”的油盐糖的当呢?
看不见的糖
随着人类对糖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少吃糖”已成为继“限制脂肪”后的又一句健康口号。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对糖的限制更要严格。然而,与“隐性脂肪”一样,“看不见”的糖仍在通过种种伪装而肆无忌惮地渗透到日常食谱中。
最大的伪装莫过于无糖食品了。其实,所谓无糖食品只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没有人工添加糖分而已,但天然糖分依然存在。以牛奶为例,天然含有约5%左右的乳糖,不可能用目前的生产技术加以清除。你应该有这样的意识:饮用牛奶也在摄取糖分。
另外。为改善口感,无糖食品中往往加入了一些特殊成分,如甜味剂、增稠剂、稳定剂、品质改良剂等,统称为添加剂。可得注意了,虽然甜味剂只增加甜味,热量较低或不含热量,不会升高血糖,但其他添加剂就难说了。比如麦片类食品里常用的增稠剂,乃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等。与白糖一样有升高血糖之弊,甚至可能导致更剧烈的血糖反应。
至于一些特制的点心、饮料、配料等,所埋伏的糖量更是不可小视。科学家的检测资料将使你大吃一惊:1块消化饼、3茶匙爆米花、1小袋薯片、2茶匙番茄酱等各自相当于1/2茶匙糖;1块巧克力消化饼、1个汉堡包各自相当于1茶匙糖;1勺冰淇淋、2茶匙果酱各自相当于2茶匙糖;1片蛋糕、3茶匙膨化小麦食品各自相当于4茶匙糖;相当于5茶匙糖的有1小纸盒果味酸奶;可乐则更高,1罐即相当于8茶匙糖,堪称冠军。
反击对策:
1、限制上述点心与饮料,并将所含糖量计入一天的摄糖总量中,以免糖分摄取超标。
2、不要迷信无糖食品,打破无糖食品意味着“有利于控制血糖”的神话。因为某种食物能不能快速升高血糖,和其中是否含糖没有绝对关系,关键在于它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的构成特点,不含糖的切片白面包引起的血糖反应,差不多可与葡萄糖“媲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正确之举是适当偏重于豆类、奶制品、粗粮与蔬菜。这些才是控制血糖的经典食品。
3、购买无糖食品务必看清配料表,提防增稠剂等添加剂对血糖的不利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