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脏骤停复苏人人要学会健康 |
分类: 常识类 |
人人都要学会心肺复苏术
日前,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玩牌时突然诉说胸痛,其后晕倒在地,呼唤没有反应,面色发青,当送进医院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心跳呼吸恢复,但已成为植物人,再也没有醒来。家人痛哭诉说当时不敢乱动病人,10余分钟后来到医院,病人怎么这么快就不行了?
对此,我们深思,如果人人都学会并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当自身或他人生命受到威胁时,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置,就有可能“死里逃生”、或免于终身残疾。
赢得“黄金4分钟”
研究显示,心跳骤停10秒钟即可出现晕厥;1分钟后呼吸停止;心脏停搏4—6分钟,将产生不可逆的脑损伤;心脏停跳8分钟后,将出现脑死亡和植物状态,这个时候再做心肺复苏术抢救病人,成功率极低,侥幸存活者也可能已“脑死亡”了。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抢救,死而得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复苏的时间越早,成活率越高。时间就是生命,及早判断是关键。凡是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停止和心脏停顿,必须在现场利用心肺复苏施救,而不能只是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来。
目击者应该做什么
当发现有人突然晕倒在地时,目击者首先应该判断病人呼吸心跳情况。主要征象是神志和脉搏消失,面色发绀。方法是:拍击面颊并叫唤,看看病人有无反应;手指触摸气管旁3—5厘米处颈动脉有无搏动;同时观察病人胸廓有无起伏,感觉鼻孔有无气流。若无,则马上拨打“120”呼救,并立即就地施行心肺复苏。注意不要随便搬运病人,除非当时环境不安全。
心肺复苏如何做
1、适当体位:让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或硬木板上,翻动身体时注意保护头颈部,把头、颈、躯干同时翻过来。用一手压住病人的前额,一手抬起其下颏,使病人的头往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心脏按压:施救者用一手掌根置于患者两乳头间的胸骨下部,另一手压在该手上,两肘伸直,有节律地垂直用力下压4-5厘米,以100次/分钟的频率连续按30次。
3、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包住,缓慢吹气,每口气持续吹2秒钟,确保看到患者的胸廓起伏。吹气完毕后将口移开,松开捏鼻子的手。初次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人工呼吸。
4、反复:连续给予30次心脏按压,并交替给予2次吹气,直到救护人员到达接替该抢救。
当你身边的人存在易患因素,你应该学会判断心跳骤停,学会徒手心肺复苏术,以便及时出手相救。要尽量做到“四早”:即早呼救,早施心肺复苏,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你的及时出手,可能救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