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际惯例,老年期是指65岁以上的人群。我国老年期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已经超过1.2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
老年期的身心特点
1、生理功能衰退 人体衰老是涉及全身性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退行性改变,既有形态上的改变,又有功能上的下降;既有随年龄逐步出现生理性衰老的特点,又可能有因老年病影响而出现病理性衰老的表现。2、外表上,老年人皮肤松弛、面部皱纹增多,可以出现棕褐色老年斑。毛发稀疏、两鬓斑白,最后成白银须。体形方面,往往发生骨质疏松症,可引起脊柱压缩性骨折,身高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躯干弯曲、驼背。3、进入老年期,身体各系统、各器官会发生程度不一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其中肾、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储备能力下降较明显。许多老年人常常远视(老花眼)、视力减退、视野变小、发生老年性白内障,听力也常常下降,肌力减弱、动作缓慢、手脚抖索等现象,给老年人带来烦恼和不便,产生“人老珠黄”的老化感。
二、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老年期因大脑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发生变化,脑细胞减少、脑组织萎缩、容积缩小,脑血流量比青壮年减少五分之一,脑功能下降,可以发生一系列心理上的改变。1、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 视觉能力、视觉注意力都在减退,对视觉信息的加工速度下降尤为明显;听力、味觉和触觉也逐渐迟钝。2、记忆能力下降 老年人近期记忆保持效果差,近事易遗忘;但远期记忆保持效果好,对往事的回忆准确而生动。机械记忆能力下降,速记、强记困难,但有意记忆是主导,理解性、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3、智力改变 卡特尔(Catter,1967)将智力的结构分为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液体智力是指随神经系统的成熟提高的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信息为基础的能力。一般认为,老年人的晶体智力易保持,而液体智力却下降。老年人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年龄而下降。4、情绪改变 老年人情绪趋向不稳定,常表现为易兴奋、易激惹、喜唠叨、常与人争论、情绪激动后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5、性格改变 (1).由于抽象概括能力差、思维散漫,说话抓不住重点。(2).生活习惯刻板拘谨,难以接受新鲜事物,越来越保守,固执自己的方法和态度。(3).多固执、对外界不信任、疑心重重、思想偏激、观念固执、追求优越、好生嫉妒。由于健忘,常常找不到自己所放的东西,就怀疑是被别人拿走了,加之耳目不聪、感觉迟钝、信息获取不灵,更使他们的秉性日趋多疑。(4).有些老年人由于自我中心,常常影响人际关系,乃至夫妻感情。(5).自卑抑郁。由于年老体弱,逐渐脱离各种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从而自我评价过低,自我感觉不良,自卑心理加重,自信心不足。(6).进入老年,两性出现同化趋势,男性爱唠叨,变得女性化;女性更爱唠叨,变得更加女性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