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地回春
大地回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269
  • 关注人气: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少年自杀心理的干预和预防

(2007-01-20 06:20:12)
分类: 心理学
          自杀与个性特征,环境状况有关。当个人能力感丧失或受到威胁时,就可能采取自杀行为。个人能力感包括: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智能及躯体状况的认知。使个人能力感受到威胁的因素有:疾病,身心健康问题,学习成绩不良,考试失败,焦虑不安,亲友死亡,矛盾冲突,受批评或惩罚,双亲不和或离婚等等。凡个人能力感出现上述问题的青少年,自杀的危险性就会增加,对他们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他们有自杀倾向,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要请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努力消除或减轻危险因子。在家庭,学校和亲友的配合下,帮助他们消除自杀心理,增强其能力感,恢复自信心和生存价值感,使其自杀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当某个人的自杀意念发展到自杀预演,甚至产生自杀行为时,社会或他人要伸出援助之手,从社会,心理和医学上进行危机干预(也称为危机介入),以便帮助当事者从困境和苦恼中解脱出来,重新建立新的适应机制,维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或从绝望中醒悟过来,树立起强烈求生的愿望。可采用电话,信件,家访等进行咨询和服务。如发现有自杀倾向者,可以劝他到医院门诊或保健部门进行心理咨询,或向电台,书刊,报纸求助,也可直接向心理学家,社会医学家和少儿卫生保健专家咨询,以减轻心理上的压抑,打消自杀念头,避免发生自杀。
         对于自杀未遂者,家庭,学校及亲友要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支持。要引导他(她)们定期接受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的咨询与指导,及时处理新发现的心理社会问题,并密切进行追踪观察,以防止再度发生自杀。
          要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自杀的发生,开展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教育实属必要。对于人生观的教育,应从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及法学等诸方面来进行,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地对待人生与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