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谈天说地 |
老师教导我们说,要写出性格来,故事的发生最好是人物性格使然。说老实话,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性格是个什么东西,某种化学物质?早就有人写了性格组合论,生拉硬扯,让我只是看到了作者的性格。生活中同样,如果说某人多么有个性,我天然地认为他在秀,或许秀惯了自己没意识,但仍然是秀。我忍不住这样设想,五百万,一把枪,要钱还是要命,这个时候每个人的个性的差别能有多少?写一本长篇,靠着人物性格能撑多久?除非作者本人有性格,从头耍到尾。但这样的书我是看不下去的,我一直觉得性格鲜明的人多少有点二,当然并不妨碍它受欢迎。
这是一个星的时代,人们争着发出自己异样的光彩,生活像一场足球赛。大家都关注星,决定输赢的最后是球。这是我看世界杯的一点体会。最有个性的法国队被淘汰,帅男意大利也出局,还有群星璀璨的阿根廷,巴西也回家了。马拉多纳(电脑里有这个词组)像个演员一样,留着整齐的白胡子茬只好接受了4:0的结局。似乎是,但凡球星出身当教练的,输比赢多。他们太有个性。个性是疾病,放大了就是灾难。
反过来,足球就像生活,一个人玩不转,要配合,玩命的跑动,找机会,找到机会还得有运气,肌肉和脑子一样也不能少,要忍受裁判的不公正,众生喧哗,时刻准备回家,但死活也要拼到最后一秒钟。为什么我喜欢阿根廷队,他们输给了德国我又幸灾乐祸呢?
前几年就买了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一千二百多页。当代经典。据说杜拉斯晚年只钻研这本书,如同张爱玲后来只读《红楼梦》一样。而更加吸引我的是这个书名。好几年过去了,两次拿起来,读了没有三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