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恶得一片天真烂漫

(2009-07-27 09:48:56)
标签:

阅读

杂谈

分类: 东张西望

《恶童日记》早看完了。前日推荐给小朋友,也是一口气读完,赞叹不已。在《恶童日记》之前,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一女的,据说五十岁之前没有写作经历,出手便惊世骇俗。一对孪生兄弟的自述,开口必言称“我们”,从一开始就把那个讨厌的,伪善的,抒情的“我”给驱赶了出去。打开了“我”的局限,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们不说某某善良,只说他给我们送来了毯子。”这是作者的写作宗旨。你不能说“我们”割开小兔子的喉咙,放火烧掉她的房子不是善的,亦不能说把“我们”的父亲当开路炮灰是恶的。“我们”一派天真烂漫,一肚子鬼心眼。注意,作者不是老愤青,人家不拐弯抹角玩深沉,她只是天真。她的行文,和她讲述的“我们”。

天真是个久违了的词,尤其是用来评论文学。在我们这个时代,天真等同于傻。满眼都是聪明世故的“我”,鬼得可以,心思够深,老成持重。没意思。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学里一点不缺乏“天真”的作者和人物;施耐庵笔下的李逵,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鲁迅的阿Q。想一想惭愧死了,真是愧对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恶童日记》里的那个时代,似乎怎么恶都不过分。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是这样吗?我看不然。如果换一个眼光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不是很奇怪吗?回头检点一下内心,没准吓出自己一身冷汗。一百年后再回头,绝对毛骨悚然。不过那时候的“我”已经不能再回头了,“我们”和“我”毫无关系。

谢天谢地,我活在当下,心眼够使,而且,我们从不犯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布谷的孤独
后一篇:记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