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奶 我们的血
(2008-09-27 11:11:22)
标签:
杂谈奶、血及国民性 |
分类: 谈天说地 |
昨天小高来电话,问我要不要蒙牛奶,买一箱送半箱,口气亢奋,她在超市,以往购买的任务都是由她来完成的。我问出厂日期。因为报上说9 月14日以后出的没有什么什么胺,我们是良民,一般还是相信报纸的。小高说正好是9月14日出的。她的口气中充满期待,而我有些犯难: 1、不一定这一批次里偏偏有毒。 2、有胺毒的牛奶已经喝了好几年,目前我的肾一直很忠诚,并没有背叛我,不多这一点。3、专家不是说了么,在报纸上,这些没有姓名的专家说即使有,那一点量还不足以对成人的健康构成威胁。4、便宜啊。
虽然我不缺钱,而且在不该花钱的地方经常浪费,但祖宗遗传的沾便宜心理仍然在我的血管里残存着,流淌着。在这一点上我和小高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都是中国人,良民。用报纸语言说,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她在我家作小时工,每天一上午,好几年了,一般的琐碎事她就作主了。平时,这位聪明、勤劳的四川妇女喜欢听我的意见,认为我有文化,有见识。部分地满足了我好为人师的虚荣。
但这次不一样,毒奶啊。所以小高要问你,花的是你的钱,喝牛奶的人是你,人家只是透漏给你这个信息,许多顾客都在抢,我要赶紧作出决定。当然,她的倾向是很明显的,而她的情绪不可能不感染我,肯定,我所考虑的那四条她分明已经考虑过了。
现在的问题是:便宜明摆在你面前,而危险不仅看不到,而且完全不确定,更长远的问题想它也没用。这是经常摆在国人面前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想也不想的,祖宗的抉择自然会在我们的血液中发挥作用。其实,我们的祖宗不是良民,他们都是刁民来着;奶站的人,生产牛奶的人,在超市卖牛奶和买牛奶的人,以及那些没有姓名的专家,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才配合的这么好,这么默契。文化是穿在身上的衣服,顶多了是皮肤的颜色,都是可以更换的,可以修改的,羞羞答答或者理直气壮。
于是我说:买。
五分钟之后,小高已经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门口,提着说不定有毒也说不定没毒的牛奶,她说很多没有买到的人很是懊悔。我当然要表扬她。我妈不同意,说没有必要嘛。但这年头,老人的意见一般是可以忽略的。
今天早上我喝的就是这种没有把握的牛奶,没有感觉味道有什么不同,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小高告诉我,她自己没有买,她的孩子改喝粥了,加一颗鸡蛋。是啊,她的小姑娘很聪明,那是他们全家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