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我要关注王朔

(2007-01-21 20:02:01)
分类: 东张西望

因为我跟他一样软弱,我曾经努力掩盖它,均以失败而告终结。现在,我终于不以软弱为耻了。最初我读《动物凶猛》的结尾就有所触动:那个孩子在梦中游向岸边,每次都被人踹下水,只好扒在泳池边上哭。我以为这就是王朔和现实的关系,本质上他是一个悲伤的孩子。悲伤而软弱。其他都是姿态,为了掩饰这种悲伤和软弱做出来的。不仅如此,他还用这种姿态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塑造了一个逮谁灭谁,浑不吝的角色;聪明,直率,才华横溢,一呼百应。对此我一直心存疑虑:生活中我不喜欢这样的人,又想成为那样的人,羡慕,但运气不佳。就这样,很多年过来了,我一直关注着王朔的文字和他做的事情。实话说,我想从他身上看到自己,希望看到某种可能。十分焦虑。

 

聪明是一剂毒药。我以前说过,做影视没有足够的聪明不行,做文学,过于聪明了会坏事。现在想,其实做什么都一样,做到一定份上,聪明一定是你的局限。这时候我们需要把自己敞开,放进你做的事情之中,你必会发现自己的无能,笨,懦弱,狭隘,脚下无根,处境和那个极力游向岸边,又被踹下去的孩子一样。那种悲伤和幻灭感是不言而喻的。而真正的成功(对不起,我不该用这个讨厌的词),创造性,有价值的艺术品,恰恰埋藏在这里面。毫无疑问,王朔是个聪明人,正像他的朋友们说的聪明透顶。可是他和他的朋友们不同,他是个悲伤而软弱的孩子,五十岁仍然是个孩子,这事与年龄无关。他不可能老奸巨猾,不可能与现实和解,不肯苟且,在这一点上他和韩寒们、冯小刚们有着根本的区别。这就是我喜欢王朔的理由,我天然地认为他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人,而且寄于希望。一个人曾经做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有多少可能。我认为王朔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昨天在生活周刊上看到关于王朔连篇累牍的采访和文章,我有点糊涂,虽然他反复提到死亡、时间、思想武器,价值观。显然这是让他深感焦虑的问题。但我觉得不对味儿,他滑开了,从现实坚硬的表面上。我听你强调众生平等,不错,但这对你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只想得到工资的农民工来说有什么意义?反倒像了一种精英姿态。是的,你骂精英的话也很精彩,可是除了那些“知道分子”(多精妙的词)之外,还有很多像狗一样默默无闻地,孤独地工作、思考着的人,他们算不算精英?你骂大众文化很过瘾,但我觉得多是表面现象,少未涉及实质问题。另外,更主要的是,我看不出你的个人立场在哪里。所说的话尽是态度,不构成观点。不构成观点也可以说,但我看不到你情感和思想的源头,你为了什么要说这些话,你怎么了。

 

如果我以我的小人之心揣度,我可能会猜到你为什么读《时间简史》和《金刚经》,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它挂在嘴边,你是那样的人吗?就这样用姿态替代创作,用对抗替代交流,不是又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了么?也行,我们可以通过你的作品读出来,你的锐利,你深入骨髓的焦虑和悲伤,你的思考和创造。可是没有。现在没有也没关系,大家可以等,怕就怕等也没有指望了,我们亲眼看到那个悲伤的孩子在池水里扑腾,搅起了无数泡沫。他游泳技术很好,好极了,就这么扑腾下去,不用上岸,因为,他怕孤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