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儒将覃远琎生平考略(续)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军事 |
分类: 文化 |
清代儒将覃远琎生平考略(续)
下面先看看广西巡抚马丕瑶于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七日为覃远琎申请抚恤的奏折《奏为已故道员覃远琎战功卓著请旨优恤事》,从中可一窥覃远琎生平轨迹。
请恤覃远琎摺
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奏为已故道员战功卓著吁恳
天恩议恤以昭激劝恭摺仰祈
皇上圣鉴谨
奏
(注:这篇文章乃笔者根据原作所译,因水平有限,也许有偏差,请予指正)
关于覃远琎的生平事迹,因年代久远,只能根据现有历史记载还原其真实历史:
二,覃远琎是否任马平县知县?咸丰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广西巡抚劳崇光上奏折《奏请以覃远琎补授马平知县事》,请求补授覃远琎任柳州府马平县知县,但又于咸丰七年九月初二上奏《奏为部咨有误覃远琎等先于柳州府城失守调署他缺拟请毋庸开缺各回马平县等处事》,说因柳州府失守覃远琎已调任他处,请不再署理调任。也就是说,原来覃远琎是要任马平知县的,因马平县等地已经被起义军占领,转调陆川县知县。咸丰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广西巡抚劳崇光又上奏折《奏请覃远琎调补本省宣化县知县事》,奏请调覃远琎调任宣化县知县,但陆川的百姓极力挽留,当地士绅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留任,咸丰帝下旨史部查复,吏部奉旨复议。咸丰九年正月十一日,署吏部尚书麟魁上奏折《奏为遵旨复议覃远琎调补广西宣化知县与例不符事》,认为调补与例不符,不准调任。到了咸丰十一年,原广西巡抚赴川专办军务曹澍钟上疏《奏为保奏广西宣化县知县覃远琎等七员事》,保奏覃远琎晋升。可见覃远琎是在宣化县知县任上获提拨的。广西巡抚刘长佑于咸丰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上疏《题请以覃远琎南宁府补授同知事》。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吏部尚书瑞常、朱凤标上疏《题遵议广西所请补授覃远琎南宁府同知事》。但《广西通志》记载覃远琎于同治元年七月调任浔州知府;广西巡抚刘长佑在同治元年润八月上奏的《浔州平乐剿抚情形疏》中则明确记录同治元年润八月初二、初三日与艇匪发生战事后,由浔江道蒋泽春、浔州府覃远琎整顿团练防务,以图进取贵县。也就说吏部批复覃远琎补授南宁府同知之前,覃远琎早已于同治元年七月调任浔州知府,并开始剿匪工作了。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覃远琎没任过马平县知县,任过短期宣化县知县。
三,因抗法战争期间覃远琎丁忧在家闲赋,直到光绪十三年才起复使用,所以他没与法军在战场上战斗过。只是在同治年间率兵驻守边关,严防死守,以拒法军。
五,覃远琎是否军营去世?是否在古稀之年第三次挂帅出征?有些人对这个说法持有疑问。从马丕瑶的《请恤覃远琎摺》中可以看到,覃远琎于光绪十三年重新起用,到光绪十五年卸职。覃远琎生于道光元年(1821),到光绪十四年(1888)已经67岁,卸职时已68岁,虚岁69了,已是古稀之年,重新挂帅领军,总理左江道,巡阅边防。光绪十五年卸职后即一病不起,于光绪十七年正月去世。一代老将,英魂归故里。马丕瑶于光绪十三年任广西布政使,光绪十五年至十八年任广西巡抚,是覃远琎的顶头上司,对覃远琎的起复使用及任免过程了如指掌,不致于记错或乱说。如果在奏疏中乱说,那是欺君之罪,他也不必冒这个险。所以在古稀之年第三次挂帅出征这个说法是对的。但不是在军营中去世,是卸职后一年多才去世,依据惯例,可以比照在军营中去世来进行抚恤。
由于一些皇宫资料尚未开放,关于覃远琎的生平事迹资料不够详细,待寻找到更详尽资料再作补充。或那位宗贤有更详细资料,欢迎指正,共同探讨。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