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2017-04-05 05:09:18)
标签:

北京国安

上海申花

京沪大战

伊尔马兹

分类: 午志评球之中超诸强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凡是京沪大战,赛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争议话题。抛开这些话题,今天咱说说比赛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一、很多情况下,球员的注意力还不够集中。特别是发生球权转换时,不仅仅是运动战中的转换,发生死球时,同样需要提高快攻的意识,比如下面这个战例,如图1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1

解析:

1、国安准备发前场界外球,此时拉尔夫的思维转换速度非常快,已经在明确地在示意要球和准备插上,因为申花当时左路的防区是空位。

2、可惜的是张池明并没有观察到场上的局面和拉尔夫的跑动,因为——缺乏快攻意识。当把球抛给同伴,再由奥古斯托掷出界外球时,申花已经完成了补防,拉尔夫从无人盯防的状态变为背身控球。

 

但类似的画面,在其他时刻,国安的其他队员却给出了不错的反应和行动上的对比,如图23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2

2,迅速掷出界外球的唐诗和在同一瞬间高速插上的李磊,相得益彰,两人在当时的思维转换速度高度一致,是在同一维度上阅读比赛,于是才有了后面李磊的突破和制造任意球。

 

而下半时的另外一次情况同样如此,如图3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3 拉尔夫抢断后快发界外球

解析:

1、拉尔夫抢断成功后自己带球突破,形成界外球后迅速掷出,同时于大宝心领神会上前接应,造成王寿挺犯规并吃到黄牌。

2、拉尔夫虽然是防守型后腰,但几次战例都明显地彰显出巴西人球权转换时的思维速度和高度的注意力。这一点,的确是部分国内球员需要学习的。

 

但国安的后防线却没有进攻端给力,上半时中后场多次传球险些出现失误,都是半吊子球或接近二分之一球,让主场的球迷总是提心吊胆,不踏实。而在伊尔马兹首开纪录之后,曹赟定马上抓住杨智和晋鹏翔之间的一次传球误会扳平比分。

 

现代足球的发展对守门员和后卫队员的处理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场倒脚时和在前场传切配合是一样的,同样需要讲求精准,传哪只脚都非常有学问。而且,传和接的两个人不能只看到同伴,更应该提前观察到对方时刻有可能上抢的队员,这样,无论是传球人还是接应人,各自的时机把握、角度和线路的选择才能更加合理。

 

而国安的后防线在下半时,特别是两名中后卫之间的区域屡次暴露出空当,被申花队找到机会,如图46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4

解析:

1、莫雷诺向侧翼的撤动,带出了左中卫于洋,经过传递后,瓜林迅速洞察到了晋鹏翔并没有横向移动来补防于洋身后的空当。

2、于是,瓜林直线球输送进去,要不是力量稍大,会是一次很好的进攻机会。

 

在下半时的补时阶段,这种局面依然在持续,如图5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5

解析:

吕征的个人突破机会就来自特维斯在这个区域送出的直塞球。当时,于洋前压上顶,另一中卫和左后卫没有及时回撤进行保护。后卫线一味地想通过造越位瓦解申花的渗透,但步调并不统一。

 

补时第2分钟,申花故技重施,只不过同伴越位在先,如图6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6

解析:

还是瓜林,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个区域的空当,直传球再次形成穿越性的渗透,只不过同伴越位在先。


这就是本赛季的首次京沪大战,有得有失,有争议,有隐患,但更应该看到进步和团结,相信即便是失利的申花,也同样如此。

(本文未经同意和授权,禁止私自复制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烦请转发,也希望把您的观点发给我。欢迎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文明、积极、平等交流。

足球技战术分析师 董午志 

   无战术,不足球。呈现详尽战术解读的同时,邀您一起读足球。

    欢迎关注 读足球 或 wuzhipingqiu。这里,一定有你想看到的战术内容。

 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读“董”足球第195期—京沪大战争议背后还有什么?看看这些细节你就知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