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队韩国队十二强赛孙兴慜池东沅 |
分类: 午志评球之国家队 |
十二强赛中韩之战的第二回合即将在长沙打响,韩国队的“大腿”孙兴慜因为黄牌停赛,无法出场,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国队的攻击力就一定会有所减弱,因为除了孙兴慜之外,韩国队另外还有同样需要提防的球员。
他就是池东沅。在过往的比赛中,在孙兴慜有球的左侧区域,池东沅参与了数次有威胁的进攻,中国队首轮的三个失球,都与池东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除了阵地战,在韩国队的定位球进攻时,特别是侧向任意球进攻时,池东沅还扮演了非常特殊和重要的角色,如图1—3。
解析:
1、中国队当时是线性的区域防守,但池东沅故意站在越位的位置,当球发出之前,池东沅提前回撤并与同伴对中国队的防守队员发生身体接触,使自己在随后的争顶时占据有利的位置关系。
2、正是池东沅在包抄中的参与,令中国队发生了一粒乌龙球。
解析:
这次池东沅如法炮制,依然是先站在越位位置上。只不过这次其他同伴先于池东沅前插,搅乱了中国队的防守并吸引了多人的注意力,这时池东沅突然回撤一步然后再反身前插,同样在不越位的情况下抢占了争顶的有利位置,甩头攻门。
相同的战术韩国队屡试不爽,在2-1战胜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池东沅又故技重施,觅得头槌攻门的机会,击中横梁,如图3,但关于池东沅的跑位就不赘述了。
除了池东沅,在韩国队的中场,其战术核心寄诚庸同样必须引起中国队的重视。寄诚庸除了颇具大局观的调度和穿透性的直塞球,在罚球区外围还有一脚很有威胁的远射,如图4。
解析:
韩国队在边路形成2 vs 2的局面,此时在中国队的后场肋部暴露出了较大空当,奇诚庸悄悄游弋到这个区域,接到球权后起脚远射。
解析:
还是利用同伴持球时吸引了对方在这一区域的兵力和注意力,寄诚庸位于无人盯防的地带,接到球后起脚远射破网。
中国队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压迫肋部的持球人无疑是首选,但同时不能忽视在侧后方或横向接应的寄诚庸,因为韩国的队长往往会送出致命一击。
当然,此役孙兴慜停赛,任意球由谁来主罚,传跑的策略是否还会如分析的那样,而没有了孙兴慜的左路,池东沅还能有多大的发挥,这些都需要在实际比赛中去进行检验。但不管怎么说,无论孙兴慜是否停赛,韩国队这些进攻中的细节,都必须引起中国队的重视。
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努力到底,因为会永远铭记胸口那炙热、滚烫且唯一的爱!
(本文未经同意和授权,禁止私自复制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烦请转发,也希望把您的观点发给我。欢迎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文明、积极、平等交流。
足球技战术分析师 董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