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本赛季从第二次京沪大战就将在虹口体育场上演,有人说这可能是最没有激情的一次京沪之战,因为双方现在各自的名次对比赛诉求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不过,也正是因为京沪之战,精彩和激烈程度依然值得期待。
提起现在的这支申花,可能让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起曹赟定。他在左前卫位置上的内切后的传球、射门和突破极有威胁,那这些威胁是如何具体形成的呢?
先来看曹赟定的传球,如图1。
http://p1.pstatp.com/large/10220001c3e75e8d3930
图1 曹赟定助攻莫雷诺破门
解析:
1、曹赟定在罚球区角上控球时,建业队两名防守队员形成夹防之势,但还是被曹赟定内切后形成传中。
2、这里可以注意一下曹赟定传球的时机:后点有两名同伴在包抄,而对方也只有两名队员在进行防守,至少在建业队球门区的后角上,攻防人数是相等的。
再来看另外一次同样方式的进攻,如图2。
http://p1.pstatp.com/large/101c00043fe7de2792d7
图2 曹赟定斜传吕征
解析:
1、这次,还是在罚球区角外的区域,建业队三人对持球的曹赟定进行空间压迫,但依然没能堵截住其内切后的斜传球。
2、再来看曹赟定的传球时机。当时罚球区中路的攻防人数看似是2vs2,但马丁斯的突然出接,带出一名建业队的中卫,就使得申花队在后点的包抄人数处于2vs1的优势。
3、此时,曹赟定的传球准确找到了在后点包抄的吕征。
类似的进攻和传球时机以及线路,在本赛季的其他场次中也多次出现。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曹赟定内切后的传球时机,都是在中路或后点,包抄的人数至少和防守队员相等甚至更多的时候,才选择斜传。
但曹赟定内切后何时选择不斜传呢?如图3。
http://p1.pstatp.com/large/101f000252451f5dca2c
图3 曹赟定内切后射门
解析:
1、在面对广州富力时,曹赟定在相同的区域内切后连过两人,自己选择射门。
2、当时,在富力的罚球区内,包抄的同伴只有2人,而防守人数是3人,进攻人数不占优势,因此,曹赟定选择了——自己来。
通过图1—图3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曹赟定的内切后的传球时机和路线了。基本上是:中路或后点包抄人数占据优势或者至少双方人数相等,传;如果包抄人数不占优势,自己选择射门。当然,曹赟定还有其他的选择,那就是——内切后的短传配合,如图4、5。
http://p3.pstatp.com/large/10240001321034eb9e60
图4 曹赟定内切后破门得分
http://p3.pstatp.com/large/102400013242f6a94d5d
图5 曹赟定传球马丁斯,险些破门
解析:
1、图4中,曹赟定接到莫雷诺的传球后转身直接杀向力帆队的腹地,当然,马丁斯类似当年罗马尼奥领球转身似的传球,也恰到好处,助攻曹赟定破门。
2、图5中,同样是在这个区域,曹赟定经过莫雷诺的过渡从肋部内切,随后斜传给马丁斯,后者的铲射偏出球门。
这两次从远离罚球区、更加靠近中线处的位置开始起动、加速,直插罚球区的短传渗透,都是经过莫雷诺的衔接和过渡,最后一环则是马丁斯。但莫雷诺如果不上场,不知其他队友是否会给曹赟定同样的支援和帮助,但马丁斯的存在同样不可忽视。
总结起来,曹赟定的三种进攻方式:内切后的斜传中路或后点、内切后的射门、肋部和同伴短传渗透的快速插上。三种方式都很常见,但曹赟定根据不同的场区、不同的情景,会选择不同的进攻方式以及不同的运用时机,这些细节,值得关注。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烦请转发,也希望把您的观点发给我。欢迎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文明、积极、平等交流。·
(本文未经同意和授权,禁止私自复制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足球技战术分析师 董午志
无战术,不足球。呈现详尽战术解读的同时,邀您一起读“董”足球。
欢迎关注 读“董”足球 或 wuzhipingqiu。这里,一定有你想看到的战术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