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午志
董午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70,386
  • 关注人气:5,8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董”足球第102期——为什么说高洪波比佩兰高明许多

(2016-03-31 07:26:03)
标签:

中国队

高洪波

12强赛

佩兰

武磊

分类: 午志评球之国家队

读“董”足球第102期——为什么说高洪波比佩兰高明许多

       不管卡塔尔是否因洗牌而多名主力缺席影响了实力,至少中国队打出了一场提升士气的胜利,而且是从技战术上完胜对手。那高洪波的排兵布阵到底好在哪呢?

 

比赛开始后,中国队排出了介于4-4-24-4-1-1之间的基本阵型,张稀哲和武磊顶在前面。看似让武磊出任中锋,和亚洲杯期间佩兰对武磊的使用是一样的,但高洪波聪明就聪明在让对抗能力、向前意识大幅度提升的张稀哲搭档武磊。两人一灵一快,在足球思维上能够想到一起。比如上半时张稀哲的快发任意球,和武磊就产生了非常好的默契,如图1

读“董”足球第102期——为什么说高洪波比佩兰高明许多
1 张稀哲快发任意球

解析:

1,主裁判吹罚对方犯规后,张稀哲就立即用左脚快速发出任意球。与此同时,中路的武磊心领神会,高速插上,球到人到,武磊胸部停球后的抽射被对方挡出底线。

 

这只是两人思维意识和行动高度统一的一个战例。在另外一次的前场防守中,两人瞬间突然加速,在局部同时对对方持球人进行连续的压迫,制造险情,如图2

读“董”足球第102期——为什么说高洪波比佩兰高明许多
2 张稀哲和武磊连续压迫对方

解析:

2,两人在反抢的时候,张稀哲首先加速,对对方持球人进行空间压迫。同时,中路的武磊也提前起动,对对方回传的线路和同伴提前进行逼抢。两人在局部同时发力,不仅阻截对方向前推进的线路,而且迫使对方回传,甚至险些将球断下。

 

下半时黄博文的进球,也是张稀哲的反抢,封堵住了对方的解围,然后武磊的传中形成了随后的连续射门局面,如图34

读“董”足球第102期——为什么说高洪波比佩兰高明许多
3 张稀哲反抢

读“董”足球第102期——为什么说高洪波比佩兰高明许多
4黄博文破门

解析:

3中,张稀哲左路为任航送出直塞后,马上跟进。当对方封堵住任航的传中球后,张稀哲立即反抢,不仅封挡下了对方的解围,还为武磊创造了再次传中的机会,这才有了随后图4中黄博文的破门。当然在黄博文破门之前,李学鹏的射门和于大宝的击中横梁都是最后得分的序曲。

 

此外,看似是高洪波指导对于武磊的使用得当,其实更是对武磊身后这些队员的安排更加合理,为武磊在前面的进攻创造了技术条件。黄博文和蒿俊闵的双后腰组合加上张稀哲,这些技术型球员可以将中国队的进攻更好地推进到中前场,然后在对方罚球区前沿送出直传。这比在亚洲杯上佩兰把武磊一人顶在前面,中后场就长传发动反击,让对抗能力不占优势的武磊去和对方几名高大的后卫去拼身体要高明许多。而事实也证明,高洪波启用在佩兰时期无法获得首发甚至没有进入国家队的黄博文、张稀哲和蒿俊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术对于比赛的重要性。

 

当高洪波用于海替换张稀哲后,球队阵型改为4231,于大宝出任单箭头,通过更多地回撤接球为中国队的地面反击担任牵制和过渡作用。于海和黄博文搭档双后腰,蒿俊闵从后腰位置上升到前腰,更是在技术层面促成了武磊的进球。当时两人完成了一次非常漂亮的直传斜插的配合,蒿俊闵送出的直塞助攻武磊破门,如图5

读“董”足球第102期——为什么说高洪波比佩兰高明许多
武磊进球

 

中国足球很久没有让人这么酣畅淋漓的痛快一回了。但是,我们只能把庆祝的时间尽可能地压缩,因为亚洲区预选赛还没有完。这只是通向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圈的第一步,12强赛才是真正的考验。我们12强赛里,还能否延续这种气势、这种气魄、这种地面推进的打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战胜卡塔尔的比赛,我们的进攻有连续性,通过积极有效的获得了很多次的二次进攻,防守也有连续性和弹性。但每一个阶段比赛之间,同样需要心理和技战术的连续性,这方面,我们能否延续这场比赛的精神、气质和状态,值得期待。

(本文未经同意和授权,禁止私自复制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足球技战术分析师  董午志

无战术,不足球。呈现详尽战术解读的同时,邀您一起读“董”足球。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读“董”足球 或搜索订阅号:wuzhipingqiu

这里,一定有你想看到的战术内容。

D:\球评\公共微信号 午志评球\读董足球二维码.jpg读“董”足球第102期——为什么说高洪波比佩兰高明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