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米兰欧冠中场组织混乱废了1200万先生体育 |
分类: 午志评球之欧冠 |
欧冠首轮米兰主场被安德莱赫特0比0逼平,这也是米兰在圣西罗的连续第三场零进球的比赛。赛后,博阿滕被严重诟病,特别是在第60分钟被沙拉维替补下场后,米兰的中前场立刻活跃起来,小法老险些破门得分的头槌也让圣西罗更快地忘记博阿滕上赛季的“暴力美学”。但问题是,米兰现在依然破门乏术。
很多人把矛头直指帕齐尼,认为从国米交换来的前锋矛不尖锐、攻击乏力,显然没有被交换走的卡萨诺好用。但是,米兰锋无力的问题就果真是帕齐尼的责任吗?
先来了解一下帕齐尼的特点。不妨做个比喻,如果把伊布比作威力无比的重型机关枪的话,卡萨诺则更像一支点射与连击俱佳的AK47,那么帕齐尼无疑是一把美式微冲,灵活与快速是其最大的特点。帕齐尼没有伊布的强壮与霸气,没有卡萨诺的灵性与诡异,但却有着对机会敏锐的嗅觉和灵敏的反应以及很强的前插意识。帕齐尼没有英扎吉的灵动,却要更加强壮一些,很有些相似于吉拉迪诺的风格。
帕齐尼出任单箭头时,无法像伊布那样依靠强壮的身体控球、分球以及暴力射门,也没有卡萨诺那样防不胜防、意想不到的诡异传球和。他更习惯和喜欢斜线或直线插对方后防身后,特别是当本队快速推进或快速反击时,是一把锋从磨砺出的宝剑而非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砍刀。
但帕齐尼需要队友的配合与喂球!可惜,放眼望去,经过阿莱格里改造之后的米兰都是具有“直线思维”的悍将,全无能够盘活全队的帅才。拥有伊布的时候,博阿滕还能够依靠神塔的支点作用屡屡用世界波诠释着“暴力美学”的含义,但失去伊布之后,博阿滕似乎只剩下了暴力而全无美学可言。想想看,一群由工兵型球员组成的中场会是什么样子,丢了抢、抢了再丢,来来回回的像打乒乓球,根本无法牢牢控制球权,就更不用提创造出得分机会了。从这一点上,这也就不难理解帕齐尼所谓的“碌碌无为”了。
通过几个战例来看看本场比赛,米兰的中场对帕齐尼的支持到底如何。
从第20到22分钟短短3分钟的时间里,帕齐尼有三次前插的机会,但都没能获得皮球。第20分钟,埃马努尔森前场右路得球后帕齐尼迅速前插,可惜荷兰人的过顶球力量过大,如图1。
图1
从截图中看,埃马努尔森的传球似乎恰到好处地传到了帕齐尼的身前,但实际上力量过大被安德莱赫特的守门员出击得到。
第21分钟,诺切里诺从中场左路低平球前传帕齐尼,但被对方拦截,如图2。
图2 诺切里诺的传球被断
解析:
1、从截图中可以看到,诺切里诺如果想通过低平球为插上的帕齐尼送上直塞的话,至少要穿越3名安德莱赫特队员的防守,但事实证明这是难以办到的。
2、
第22分钟,博阿滕在前场接到德西利奥的传球后本有机会为前插的帕齐尼送出斜传的,但想法过多、动作拖沓的博阿滕却犹豫不决,结果被对方两名队员回防夹抢将球断下,丧失了一次很好的进攻机会,如图3、4。
图3 博阿滕本来有机会为帕齐尼送出斜传的
图4 博阿滕拖泥带水被对方夹抢贻误战机
整个上半场只有诺切里诺在第17分钟为博阿滕送出过一脚质量较高的斜线传中,可惜弧度稍高,帕齐尼没有顶到。不过,从传、跑的时机和皮球运行的路线来说,都符合帕齐尼的跑动和抢点特点,如图5。
图5 诺切里诺为帕齐尼传中
纵观帕齐尼的进球,多数会用挑、蹭、捅等怪招,而且插上意识很强,经常在队友接球瞬间便已经斜线或直线插上。米兰中场球员无法为帕齐尼送出舒服的喂球有以下几点原因。1、中场队员接球前没有抬头提前观察帕齐尼的跑动方向和路线。2、为帕齐尼传球时,没有选择正确的脚法,比如该长传时却选择短传。3、对传球力量的控制掌握不好。要么力量过大球速过快,帕齐尼无法得到,要么力量过小被对方后卫破坏。
这里不得不提皮尔洛和古典前腰大师鲁伊科斯塔,经常可以看到为高速插上的舍瓦、因扎吉、卡卡等人屡屡送出刚刚过顶对方后卫便迅速下坠而对方守门员还无法出击的传球。可惜,这些只能是美丽的回忆了。
蒙托利沃本身就是组织型前腰出身的队员,无法适应前腰后置的踢法。只有等罗比尼奥的复出和埃马努尔森的开窍之后,米兰的中前场或许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