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秋

(2005-10-16 14:14:42)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在儿时,总是被灌输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秋天到,秋天到,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应该是金灿灿的收获映红农民刀刻的笑容的季节。但是一天天的长大,一点点的来到梦中的远方,秋天与收获的联系越来越远,心中固有的秋天下收获的笑容越来越模糊。钟书老头的悲秋定义逐渐盖过了儿时的歌谣。

 

其实心情这东西,多半和环境有关,和单一个体的环境,也和整个季节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其实春秋更容易让人敏感而思绪重重。猫冬、思春、苦夏、悲秋……冬夏是冷热的极至,人都要满足身体的第一层次的需要,要么是躲在房间里面取暖,要么是避开炎日纳凉,冬夏与人的趋利避害紧密相联,忙着与冷热抗争,必然无暇去多想。

 

春秋不同,由于春秋都不足够寒冷,也不足够炎热,在相对舒适的气候中,气候并未要求人刻意去适应或者躲避,故此人的思维开始活跃。春天万物始苏,经历一冬的沉寂,一切开始萌动,包括人的情绪。春天让人脱下厚装而形体曲线凸现,绿草青青,花儿朵朵,自然是思春撩拨的好时候。秋天呢,历经酷暑,面对丰收,外无寒热,内裹夯实。人,总是要难为自己的,气候不是问题,食物不是问题后,人还是难为自己的精神,恐惧冬天的逼近,恐惧食物可能的耗尽。

 

其实悲也好,喜也好,通常情绪最浓时并非在悲喜的切实环境中,由于人是高级动物,对未来有一定的预知,进而导致一切的情绪有了一定的提前量。高兴欣喜多源于憧憬,困苦悲伤多由于担忧。想想,工作很是辛苦能够企盼平静的周末,是不是通常都是周五下午的情绪最为酣畅呢?至少我是,等到周六的早上,感觉周末很快就会过去,反而会有些悲伤了。人总是希望留住快乐,但是时间总是要流走而无法凝固的,于是人就习惯性的陶醉于等待快乐中,甚至希望快乐随时来,但是最好永远给的是希望,而不真实的到来。

 

说服了自己,悲秋是源于人类对冬季寒冷与食物匮乏恐惧形成的情绪习惯,就不再思考周围你他的纷纷离去。懂了情绪总是提前的道理,我宁愿总是在静静地等待希望,而不奢求远方一个人的早日归来。

恩,刚刚悲过,现在好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面孔
后一篇:赞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