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大家都喜欢放风筝,但是那时候都是自己作风筝,就是很简单的用些高梁杆儿然后再用纸糊上,样式也很是单调,基本上都是八卦的形状。稍微高级的一点呢就是用竹篾,因为竹篾比较结实重量还轻,但是北方不生长竹子,为了弄竹篾我还深夜去别人家豆角架上去扯竹杆儿,这就不多说了。
有一年我二大爷看到我们作风筝,就说他小时候作风筝能够作出鲶鱼的样子,很是好看,还在纸上给我们画上怎么制作。小时候我基本属于心灵手巧的一类孩子,于是在一个星期三的下午(还记得曾经的星期三是半天学么?)开始实施。
其实竹子都好弄,拿蜡烛一烤就能弯成各种形状,鲶鱼的尾巴可难坏我了,据说应该用绸子,但是我家连布都没有,再说那块需要的也挺大啊,小孩哪里去弄啊,于是就找了几个蛇皮袋子好歹算是弄上去了,样子还挺唬人,确实像鲶鱼(参见效果图之“目标设计”)。心情激动的去野外放这个风筝,引起很多人的围观,但是尾巴太短太宽,没法保持平衡,风筝就是转圈根本飞不起来。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采用折中的方式,就是把鲶鱼尾巴取下来,系上传统风筝的布条尾巴,长长的(参见“实际效果”),风筝重新放起来了,飞得很高,我们也很高兴,不管怎样,还是放起来了。
见惯了千篇一律的八卦形状,小孩子们还是都很兴奋,路过的行人都停下来观看,有个老头挺激动的过来称赞“小伙儿挺能整啊,这个铁锹风筝诚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