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复旦教学当代艺术作品创作文化 |
分类: 当代艺术教学 |
综合绘画研究(教学材料)
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07绘画专业
回答严青的疑惑
与学生谈当代艺术创作(六)
这是严青给我来信:
金老师你好,自从开课到现在,同学们都很喜欢你,喜欢你不一样的上课方式,事实上,这个转变是在我们晚上一起喝酒的时候,你可以放下老师的姿态和我们打成一片,一起互相谈心,你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把其他同学多年压抑的事情释放出来,这点我挺佩服你的,真的!但是我心里还是有疑问,可能这样的疑惑不礼貌,老师,你花成本请我们吃饭,难道你想说明你热爱艺术?想让我们进入你的艺术气氛,来和你一起探讨?或者是说,你就是把我们当做你自己的艺术品去认真的对待?还有,你对我们现在这个状态报有多少期待?万一你的努力跟最后的结果不成比例,你有压力吗?你会不甘心吗?这是我心里的一个小疙瘩,希望老师能够解开我的心结。
本来我是想单独有篇文章来说说我自己的,现在严青的来信与我要说的话有某些重叠之处,所以在这片短文里我一并说出来。
直到来上海之前,我在大学从教了十三个年头。学生进入大学,实际上是成年人游戏的真正开始。小孩的游戏与成年人游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依赖性的,后者讲究的是对等、尊重与互利。但中国大学的机制使得学生依然采用的是小孩的游戏规则,但在质味上又扭曲了这种游戏的天真。原因是大学里的学生毕竟是成年人。一个成年人依然在玩小孩的游戏,这难免会有长不大的感觉。但大多数情形下,我们对这样的感觉是不自知的。我们只是在不经意中压抑了成年人正常发展的身心。其他专业不说,就艺术类专业而言,大学究竟能给予学生什么?孩子的游戏是希望学校给,你给什么,我们就要什么,当然希望能给的东西既是学生有兴趣的,又是日后能派上用场的。这是一种普遍的学习心态。我前面说过,这就是被动的、被人牵着走的一种心态。而在我看来,这样的情况无疑是中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在大学教育机制里的延伸。被动地被人牵着走,被动地要,被动地学,这种情况在高中毕业后就应该结束了。大学其实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的是独立以及独立的思考。成年人的游戏首先强调的是独立,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说得上所谓的对等、尊重与互利。
我是师范大学出来的(南京师范大学)。当时的师范有一门必修课,叫做《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这本教材是蒋荪生先生主编的。蒋先生已于1994年去世了(1917——1994),当年还给我们上过这门课。我毕业后任教于现在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工业美术系。因为是师范毕业的,又任教于师范,所以系里要我上《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这门课,所用的教材依然是蒋先生的。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事情。当时我就觉得蒋先生的教材已经跟不上形势了,教材大部分内容有着文革过来的遗韵,所以我上课的时候就不断在篡改着这本教材。当然,我十分尊敬蒋先生,他在世的年代与他的教学经历能客观地写出《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这本书,已经是教育家了,的确中国美术教育家名录里,他是在里面的。这样,我一边篡改着蒋先生的教材,一边阅读西方其他有关教学法的书。当然,我当时也一直在做着自己的作品。既在做作品,又在教学,还要上《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这门课。这个经历对我来说是难忘的。中国美术教学法真正的问题,在于教师与学生是对立的,教师受制于体制,学生受制于教师,都谈不上所谓的“独立”。所以,在我日后的教学中,我一直试图在课堂上把所谓独立思考的氛围营造出来,学生是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去自我感受,自我超越。我注重在课堂中的交流与讨论,我不过是在起润滑剂的作用,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我相信,他们的大脑是会自动地转起来的。
我们改变不了现行的教育体制,但只要我们有某种独立精神,我们就可以追求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大学其实是提供了一个自学的场所。在我看来,自学能力与反思能力是可以在大学里一并解决的,当然,前提是要认识到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上面说了,小孩的游戏是依赖,依赖就谈不上独立。情感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依赖模式,比如你缺钱,在家里是可以向父母要的,在画廊里你是可以向老板要的,在江湖上是可以向老大要的,但金融危机一来,别人没钱了,你也就没钱了,所以情感模式或江湖模式是走不远的。成人游戏在于“功利”,所谓功就是成功,所谓利就是双赢或多赢。这是捆绑式的合作,大家是平等互利共同担当的利益关系。这样的关系相对是能够走得较为长远的。所以,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人判断问题的眼界就会提升,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变得智慧。
说了这么多,下面回答严青对我的疑惑。
1、难道你想说明你热爱艺术?
在我这个年龄,用热爱来说明我与艺术的关系已经不够了。艺术对我来说已经是我的生活方式了。我曾经说过:“艺术是我的一种活法”。我来上课,并不是说明我多么地热爱艺术。但我必须承认,由于我的从教经历,我对于教学是有情结的。与今天的学生交谈,我也试图能学到点什么。比如,我在你们的情绪以及你们情绪的迸发中,我能感受到某种本真的东西,这是极其可贵的。但这种东西又很容易丢失。我觉得无论做艺术还是不做艺术,这种本真性对人的一生来说都是重要的。
2、想让我们进入你的艺术气氛,来和你一起探讨?或者是说,你就是把我们当做你自己的艺术品去认真的对待?
不是进入我的氛围,氛围一旦出来,这是大家的。我说了,我只是润滑剂。你们从羞羞答答磕磕绊绊的说话直到抢着发言的这个过程,在我看来这是奇妙的,但这个奇妙也是你们自己的。假如我要把教学当成作品,把你们作为我的作品材料,这压根儿不要我来说,你们自己是能够感受得到的。不要说你们,许多人也都在猜测我会把教学做成作品的。因为我的作品思路有这样的嫌疑。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只对教学的整体判断有自己的“野心”,这个“野心”能实践到怎样的程度,这是我们大家的事情。
3、你对我们现在这个状态报有多少期待?
教学期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不在乎我们的教学给院校有多大的交代。我在乎的是大家在这门课中的体验与感受。这是具体的。我们通过“综合绘画研究”,继而发展到对人自身的讨论,最终又回到了艺术,完成了作品。作品的好坏都是相对的,重要的是我们切身得到的东西。它在就在了,不在也没有关系。而这个“得”,某种意义是也等同于“德”。而对“德”的理解,那就只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了。
4、万一你的努力跟最后的结果不成比例,你有压力吗?你会不甘心吗?
我是一个“犯贱”的人,也是一个“撞南墙”的人。我们的教学,最终大家都觉得非常无聊,这只能说明我非常失败,说明我很不明智。某种程度上更说明,我与你们之间的确没有缘分。这说不上什么“压力”,也没有什么“不甘心”可言。
相关帖子:
开课要说的话——与学生谈当代艺术创作(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2e3100100g4r7.html
要什么?怎样要?——与学生谈当代艺术创作(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2e3100100g5a9.html
在思维训练中“热身”——与学生谈当代艺术创作(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2e3100100g6cv.html
我们要视“不老实”为一种进步——与学生谈创作(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2e3100100g7nv.html
“瞎弄”是走不远的——与学生谈当代艺术创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