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陈晓峰回应我文章的批注

(2007-03-30 16:17:51)
标签:

当代艺术

市场

廉价

批判现实主义

分类: 交流与访谈

陈晓峰回应我文章的批注

注:以下文字中,红色字体为我的批注

 

重要的还是艺术

——答金锋新浪博客的问题

   陈晓峰

    在回应金锋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4a12e310010008oy)上的问题时,我首先想解释的是,我对艺术家个体表示尊重,因为首先他们是自由的,在合法守法的范围内,谁都无法干涉。我能理解他们在生活和创作层面上的容易和不容易。

     我所要质疑的是,市场大环境下艺术家群体性精神堕落模式的一致性问题。这是我所不能忍受和不安的。艺术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拿出明确的态度,为什么要被过多无用的信息所干扰?为什么艺术非要进入恶搞的层面,才是属于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为什么艺术要等同于流行元素和成为时尚的附属品?

     以下12点是今晚必须要说的:

     1,  中国当代艺术的所谓在表象上看是多元的,其实是事实性的萎缩。我个人的意思是艺术的各种实践,本来应该是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精神理念。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所呈现的直观内容,让我们无法放弃这样一个认识:即更多的艺术表达过于统一,或者是模仿成分。这是目前中国当代艺术说不尽的悲哀——为什么多元化之下的艺术呈现的方式如此的一致?

     中国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我觉得还是要耐心一些。当然盯住一个局部看问题,眼光又是那样理想主义的,难免只会看到自己不能忍受的部分,甚至使得自己不安起来。该统一的让他们去统一,该模仿的让他们去模仿,这个现实终究是物以类聚的。你保持自己的“不萎缩”,时间长了,大家也是看得到的。

     2,  当代艺术作品正在往赶早集市似的路上火热的奔去,让艺术和庸俗化的日常生活,几何级速度需求的物质欲望,以及时尚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而更多作品只满足于停滞非常表皮和极为廉价的批判上,我个人更愿意说的,这种停留在无关痛痒以及无病呻吟阶段的所谓批判现实主义,是非常不必要的。我个人的意思是,艺术不需要这种廉价的批判和思考。

     你看到的是廉价的批判与思考,那么你所谓不廉价的批判与思考又是什么呢?这里你依然没有表达出你的观点,你只是给出了一个情绪性的态度。我想知道的是,在这现象背后,你的思考是什么?面对这个你看来不能忍受的现实,你将拿出的方式是怎样的?这些,你都没有表达出来。

     3,  重要的还是艺术,而不是生活。因为当代艺术行进到目前的程度,生活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反过来说如果生活问题能够解决得很好也就可以到不谈艺术的阶段了——这句话看起来可能会有矛盾,我的意思是具体到每个艺术家个体上而言,生活不应该成为艺术道路上的绊脚石。

     艺术与生活为什么要那样地加以划界呢?对一些艺术家来说,可能艺术与生活是很一体的事情。但你为什么老看到生活的部分就是市场呢?我觉得,是不是你面对市场时,你的神经过分紧张了呢?艺术家在我看来是需要些绊脚石的,无论这绊脚石来自于生活,还是来自于精神。我觉得,你的表达偏狭隘了。

     4,  让我们再极端一点谈客观和主观都存在的问题:艺术家从来都是解决不好生活的,他们在生活面前只有两种姿态,一种是生活无法解决之前,却创作了很好的作品;另一种是衣食无忧,甚至暴富了,却没有了艺术。

     你这话的确极端了。你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但你的思考的确带有较大的主观成分!历史的发展有时是出人意料的。你不能把你个人的判断强加给发展中的现实。你说呢?

     5,  从第4,我们可以很容易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活是自然和自愿的问题,但是艺术仍然是有所要求,有所底线,至少对庸俗的现实要有节制的抵抗,而不是借简单喊口号式的批判去呈现,否则结果很可能只有一种,即增长这种恶习,于是当代艺术很可能处于“舍本逐末”的恶性循环系统中,以至最后忘记艺术所要到达的精神深度。

     你很杞人忧天,怀揣无奈。你一厢情愿的抵抗是不是太老套了呢?你看到的受不了的东西,它可能已经是转换了一种方式,只是你没有看出来,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要知道,人的判断在走极端的前提下,也是会恶性循环的。它的结果是,你只看你想看到的,其他你尽量走眼。

     6,  如果一个艺术家的灵魂和精神性甘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没有更深层面的思考意识和深刻的自我批判能力,那么在这样一种物质色彩斑斓的时代面前,我想这样的艺术只能是一种落后的艺术,和其他社会行业的角色一样,就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湖南路的夜市一条街卖力的兜售小商品将别无二致。艺术成为一种及时和流行售卖的小商品比艺术现在的伪批判功能可能更真实一些。

     你的判断都有一个假设,之后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愤世疾俗的形象,一个拯救现世的主儿,这个念头相当的落伍。我依然觉得,假设没有问题,但你呢?你的意见与方式请呈现出来,也让别人感受感受啊!!

     7,  从第6,我得出的结论是,那么做什么都比做艺术更让人踏实,如果艺术只沉溺于和简单的生活现实过不去,那么当代艺术称其量只能谈得上是属于实用艺术。

     让一些实用艺术出来并没有什么不好。有需求,就有市场。市场并不是今天这个现实的关键。市场之外依然有许多艺术家在环境中逼迫着呢!这个现实你干吗无视呢?

     8,  从第6,我还可以推出一个结论是,当代艺术完全可以做得像《欲望都市》和《武林外传》的电视剧一样让人娱乐至死吧!

     你的结论实在不敢恭维。你好像在跟当代艺术赌气似的,像个孩子!

     9,  再退一步来说,艺术如果满足于那么贴近所谓的生活,然后成为流行品,成为快餐式的东西,那么艺术行当不如理解成为造假更为合乎情理。人们也可以再艺术上好有不再期待的理由。可是毕竟的毕竟,艺术还不能和不至于需要退到这一步吧?!

     你看,你说来说去,都是自言自语,自问自答。你说艺术要退到哪一步,就退到哪一步了吗?我觉得你的假设不太合乎情理啊!

     10, 艺术家群体中某些群体的集体无意识,让人感受到当代艺术五颜六色繁荣背后的种种虚弱。因此得出一条规律性的东西,少数人的艺术才是属于当代艺术——请不要问我,谁是属于少数的艺术家。

     你看问题的眼光真是要换一换了。你得出的规律性的东西,毫无学术判断。

     11,我只想提一个问题:那么多号称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又将何去何从,我们为什么要回避目前这种过剩和充满落后信息和批判能力的当代艺术作品上。

     你在底层面上提的问题已经够多的了,而且所有的问题也只是一个问题:艺术家们,你们怎么还不回头呢?我都快要急死了!!

     12,当多元化变成了口头禅时,正是艺术创作越来越受到外界信息干扰的因素。我宁愿看到当代艺术简单一点,而不只是表面发泄式的呐喊,没有能力的现实批判,或者在只是一个劲的寻找视觉方面的刺激。

    这话又是在重复前面的,我对你提问的概括能力表示怀疑。

     最后需要说的是,现状即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状况。金锋的理解,显然有点违背我的意愿,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个博客想让更多愿意了解和理解当代艺术的人提供一种角度。有时候,一些简单的常识性背景很容易被外界喧闹的因素,诸如,市场、媒体所淹没,以至公众很容易忘却对这些常识性问题的了解,将当代艺术推向“神话”的中心,在它身上寄于了一些不必要的信任。

     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刺激性的工作。

     当代艺术现在已经到了不需要掌声的阶段了。

     结论:

     陈主编你用这样的眼光来批评当代艺术,你会非常疲惫的。你带有情绪的、没有自己真知灼见的自问自答,已经不太适合做当代艺术的批评性工作。可能的方式是,经常出来跑动跑动,不要老跟几个熟悉的、有同样情绪的朋友谈过时的话题,这对你的发展无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