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继续回答楚楚的问题

(2007-03-07 14:34:55)
分类: 日常陈述

    金老师您好,非常高兴和感谢您的回信。我很喜欢您的最后归纳,但还有些疑问:

    您所说的“问题”是指什么呢?是艺术问题?是艺术形式问题?还是思想问题?还是问题的问题?或者说是“形式”之外的所有问题吗?因为看到你后面列出两点:思想的实验和形式的实验,您的“问题”是否就是指“思想”呢?这个思想是在艺术之内还是之外?这个思想与月球大使的思想是一样的吗?如果只有思想的实验,发展下去是变成思想家呢还是批评家呢?还是观念家(有这种家吗?:))呢?

    您说的“形式”的实验包括,现代主义的,比如说国画写意到抽象的这种实验吗?是指艺术样式的翻新吗?比如刘国松的水墨实验。:)还是王南溟的书法纸球呢?只玩形式的可能会变成装饰家吗?比如很多抽象绘画都可以印花布。

那是不是说,只有两种实验(思想和形式的)结合起来才是最完整的实验艺术,也最具实验代表性的?观念(概念)艺术是最实验性的吗?

    您文中说“可能会给自己的工作设置一些障碍,或者说给予一些‘限制’。这样的做法主要为了规避可能有习惯与重复。”前一句,我不十分理解,可以稍微解释下吗?

    我的问题可能对您不是大问题,但的确是我的问题。呵呵

    再次感谢您的回信。

    楚楚上

    楚楚见字好:
    你看了我的文字,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我前面的回答是很不清晰的。这里我再尝试着回答你现在所提出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问题理解成两类,一类是我们有案可嵇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在书本或其他的史论中查找得到的,相仿的问题可以在类似的历史情景中还原出来;而另一类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发现、感悟与建立的,如现实的各种制度在不同的情景中所体现出的局限性或者说麻烦,它既是社会的,但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我们又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化的,它可能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也可能是一个特殊的问题事件,也可能是一个看似解决实质根本没有解决的问题。我把后一类问题看成是比较鲜活“问题场”,是这个“问题场”在形成我工作与思考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我说的问题,不是单一地指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形式问题,它是综合的。在实验艺术中,我介入“思想实验”这一部分,主要针对的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依然是很本本的,依然是很艺术史的,那么,我觉得我们所实验的终究只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这一切,恰恰是别人已经为我们所建立好了的。我们的工作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小敲小打修修补补而已。如此,在形式上,我们好像实验了,其实只是徒有了一个“实验”的借口罢了。我们针对什么而去。如何针对,它可能会是怎样,它可能有的效果是否是我的猜测,这样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是在“思想实验”这一部分要去面对的事情。而在我看来,思想实验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要有所依托的,这个依托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鲜活的“问题场”。
    所以我觉得真正为难的部分倒是“思想实验”。我觉得“思想实验”既在艺术之外,也在艺术之内,因为我今天的理解能力,到最终还是在用艺术来言说,所以它最终还是要回到艺术内部的。我希望回到艺术内部言说的方式不是原来艺术史所给予我们的方式,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非常地艰难。所以,我比较反对“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一种手段”这种过为俗套的说辞。在这一点上,你说的“国画写意到抽象”、“刘国松的水墨实验”、“王南溟的书法纸球”,的确是在只玩形式而变成装饰家的,你的判断没有错。
    至于我说“可能会给自己的工作设置一些障碍,或者说给予一些‘限制’”这样的话,从我上面的话,你应该有所理解,这是艺术家在工作中给自己的一些“规范”。设置障碍与给予限制,一方面是克制自己尽可能不用“泊来”系统,使得某种给自己的为难、逼迫变得实实在在;另一方面,尽可能不让表面的“聪明”以存活空间,让感性的闪念依附在理性的考究之中。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供你参考。
    很高兴你继续提出的问题。可望交流的延续。
                                                   金锋
                                              2007年3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