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常陈述 |
回答JJ的问题
感谢JJ一直对我博客的惠顾。很喜欢看到你对我作品的提问。本来可以很快回答你的问题,适值这几天忙着过年,拖了两天,恕罪。下面回答你的提问。
问题一:关于您所说的"自律性"还是很难理解,不知是否可以解释得再清楚一点呢?
所谓自律性在概念上指的是艺术自身的规律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一件作品做得很“像艺术”,这就是艺术自律性方面的事情。艺术史与美学喜欢用这样的概念对作品进行阐述,并试图通过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达到对作品理解或猜想。
问题二、请问您推给他(指李捷)的问题对他或者对你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属于他原有思考范围之内的吗?
我与李捷所处的领域是极其不一样的。李捷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商人,我是一个艺术家。但我关注李捷恰恰在于他的创意有很“艺术”的部分,这或许在李捷来说并不很在意,也并不很明确。我们的见面与交流,我是很主动的,这个主动的动机李捷并不很清楚。这无疑构成了我对于交流的冲动。我把作品赠送给李捷,暗含着我推给李捷的两个问题:一是作品外部的,是关于交流的可能性(态度,话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一是作品内部的。我的作品采用了李捷的“陈述句”方式(……是我的)。但我的话题的关于精神方面的(非物质的,非商品的)。我试图了解李捷对于我这种做法的态度与想法。所以,关于你后面一个问题,我觉得更多是我思考范围内的设想与猜测。但从过程来看,李捷的做法,让我很长见识。这不是语言交谈出来的,而是在心理上已经有了他的判断,最终用行为表达出来的。
问题三、李的问题是具体和现实的(制度的空隙处),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艺术的.艺术的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对问题的有效的消化,意义的沉淀处是可以被触摸的,所以说"艺术"的方式在他这里仅仅是一种策略.(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有误)您的介入仅仅是为了想看看李捷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他会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您推给他的问题吗?您可以敞开地谈谈您作为艺术家的苦衷吗?
我与李捷都是喜欢思考的人,当然许多人都是喜欢思考的,包括你。但我与李捷的不同在于,我们思考的结果并不在同一个归宿上。正如你说的,李捷如果有艺术方式,他仅仅是一种策略。我本来的设想是,我与李捷的交流更多应该在“交合”部分,但这次李捷采用的态度倒是“交合”之外的部分,他站稳在作为一个商人的立场上。这点我非常喜欢。正因为这样,他很有理由拒绝我的作品。
我不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可以叫做问题年代,我个人是非常感谢这个年代的。因为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判断、眼光都要刷新某种经验性的东西,否则,我们很难与“牛逼”问题真正构成本质上的关系。而要刷新某种经验性的东西又谈何容易,毕竟艺术家还没有做到或彻底想到连艺术都不要的程度。“做得不那么像艺术”,这个思路或许许多艺术家都已经感受到了。但怎样去实施与完成这样的想法,这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可能我的思考正处在这个阶段上。也正因为这样的状态,我才看重、珍惜与李捷的交流。我不知道这样回答你的问题,是否把话给说清楚了。
问题四、我觉得李的做事方式是需要他特殊的身份背景作支撑的,他的权威性地对云朵的拥有在情理上是可以被理解和宽容的,这是由于他最终的目的所致.您以"宪章"的口吻对李的灵魂的拥有,并且以这样的方式触及了一些思考,那么这样的思考是不是太陷于思考本身而不具有现实意义呢?您所谓无解的,可体验的,可探讨的~~~~~~~~就是您要最终呈现的吗?那么艺术的是不是就可以被这样理解了呢,也就是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是吗?
这个问题很好。其实我做的一些东西,都试图带出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当下的环境中是可以感悟或讨论的。但这次做的东西,我自己也觉得不一定有太多的人会理解,因为网络中的兴趣好像不在这里。所以,我们陷在“灵魂”本身来谈,可能很是虚无,可能“无解”。但我觉得针对李捷,我选择了“灵魂”的话题,并假设了某种权威性。在李捷接纳这个灵魂或放弃这个灵魂之间,我猜测李捷的表达或许会很不一样。我要的并不是你所理解的“静态呈现”,我思考中的艺术不是这样的。当对艺术的思考置身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我希望作品是可以在讨论中延伸的。我希望有来自于外界的一些声音,就像是你这样的声音一样。因为这些声音无疑是提供我进一步思考的阶梯。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我没有把《你的灵魂是我的》这件作品看成是一件好作品。但在我慢慢有针对性地去思考与创作这一点上,这件作品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受益。
很高兴与你交谈。希望我们有更多话题可以交流。
这里跟你拜个早年了——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