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难道就这么展了?

(2006-12-17 16:38:41)
分类: 日常陈述

钱,难道就这么展了?

 

钱,难道就这么展了?

黄奎作品《XX元》

 

    《没事》展中,黄奎的作品《XX元》是用了大概100多万元的人民币直接作为作品展出。印象中,人们对百万的概念是“巨大”的,但这巨款堆在密码箱中,好像并没有多少,并没有让太多的人吃惊。这之前,黄奎要展钱的想法,在比较接近的圈子里都是知道的,因为,这钱就是从他所认识的朋友中借贷过来的。展览现场,这个借贷过程是遮掩掉的,他展出的是借贷的最终结果。观众可能会纳闷的地方是,钱就这么展了?为什么要展这堆“巨款”呢?艺术家想表达的又是什么呢?观众虽然不说,但这些问题是容易在心理滋生出来的。但的确,黄奎在他的展览空间中就展出了这堆他“花了许多精力”借贷过来的资金。现场,黄奎在保安公司顾了四名保安,两人一组,轮流看管这堆“巨款”。

    黄奎说,这次借贷,涉及到五十多人,最多的借给他10万,最少的借了一元,。他作品在展出上是分两步做的,第一步是展出借贷的结果:钱。这是在展览开幕式上实施的方式;第二天,他继续布展,展出的是他借贷的过程,包括借贷合同、录像以及相关文献。在过程与结果中,黄奎并没有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都压给观众。他在这个问题上好像是用足了心思的。

    黄奎通过借贷关系展出借贷的结果,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许多质疑也随之而来。最大的质疑是国外艺术家已经有过类似的展出方式,是展出了一墙面的殴元,墙面前展立着一排保安。其次有些看法是,最好不要展出过程,展出结果比较干净。对此,黄奎始终坚持他的立场,外界的看法与意见并没有影响他对作品的具体实施。

    我个人觉得,这个借贷本身是有些问题的,因为,民间的真正借贷要复杂得多。黄奎实际上只涉及借的问题,没有贷的关系(他在借据上写了贷款方)。如果牵涉到贷,那么“利息”的问题将接踵而来,有贷就有利。民间由于“高利贷”而导致的恶性事件是十分常见的事情。黄奎“以艺术的名义”借款,又只是涉及艺术圈内部的朋友,“借贷”的难度与风险就大打折扣了。如此,这个作品只是在表面上模仿了一般意义上的借贷形式,而很难让人去猜测民间借贷背后更加复杂甚至黑暗的金融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