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字访》工作现场
2006年度个人总结
一年转眼又要过去了,按照过去的惯例,写一个总结,给自己以一个交代。
一、就整体来说
今年除了四月为红庙的法国展,组织了艺术家的作品,并去了法国之外,基本把事务性的事情都推掉了,精力基本集中在了对自己作品的思考上。
二、就思考来说
今年在思考上应该说是比较地平和的。思考的方向进一步地确立在了社会问题与社会语境之中。我依然觉得观念是重要的,但要让观念不流于空泛,这是艺术家要去追究的东西。观念与形式都是为想法服务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观念,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形式,重要的是艺术家是否有有意思的问题要去解决。我依然认为,当代艺术首先是要去面对问题的,自然,这个问题不能是个空问题。
三、就交流来说
今年我把交流分成了两块,一是所谓精英式的交流,是圈内的交流;一是网络交流,是虚拟式的交流。我觉得这两种交流在眼前都是可取的,而且,我觉得在这两种交流中都收益颇丰。交流的目的是快速地自我调整,同时也是提高自我批判能力的一条途径。交流应该是有意识的交流。在交流中,人的迷恋与自恋能得到无情的鞭笞。网络是个好东西,我涉足不深,但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四、就作品来说
今年其实是做了不少作品的,但严格在框架中的只有三件:1、《无字访》;2、《孔子哭了》;3、《一个流产了的方案——我叫孙继祥》。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第三件。虽然作品流产了,我觉得这个过程给了我许多思考。每个新的想法都在给自己“出差”的理由,跑动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跑动给了我亲炙的现场感。
五、就问题来说
从作品完成的结果来看,我思维上的狭隘性还是明显的。我觉得原因还是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或者说是眼光上。许多朋友都给了我非常中肯的意见,这些意见都是非常珍贵的,是我下一步工作中要去直接面对的。
六、明年的打算
重点在两个项目上,一是个展;二是拍一部记录片。个展的想法已经有所明晰,需要大面积地走动方可落实。记录片的构思大致是一半记录,一半现场编写剧本拍摄,这眼前还只是个念头。另外,在网络这一块,我明年会继续自己的思路。把握问题的根本,旨在交流,做出有质量的作品,这是明年我给自己在工作中的要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