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常陈述 |
当代艺术的社会本质应该从两方面来加以思考:一是艺术的自为存在(艺术自身的魅力与逻辑);二是艺术与社会的联系。这两者往往的矛盾而冲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艺术的自为也就是艺术本身的自律性,它要求艺术朝无人问津的地方去探索,去无思乱想,这个特质某种程度上是远视社会的,是距离在产生想像。而艺术与社会的联系,在我看来是批判现实主义,也就是吴味所说的“批评性艺术”(这只是个说辞的不同,在本质上指向是一样的),这样的艺术在功能上是抵抗社会的,某种程度上也只有通过抵抗才发展艺术,才让这样的艺术存活。我之所以同意吴味的理论完全在于这第二方面。但由于吴味的理论所关注的极端只在这第二方面,所以我觉得对与艺术本身来说它又是有局限性的。我个人的理解是当代艺术的社会本质,需要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互动,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东西,它是艺术的,也是社会的,是一种可以进一步探讨的新的存在或者说是工作方法。我在以前也用了极端的说法,比如“原则的方法论可以走向极端;实利的方法论则趋于保己。”我这样说的目的是想突现出这个中间地带。纯粹的“批评性艺术”理论是一种假想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将很难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你理论的左证,因为,对于极端的危险,艺术家的念头大都还是安全与保己的。中国的社会语境是可爱的,它的资源也是丰富的。但在转换上的方法论还是需要强调中国智慧与中国方式,它最终是艺术的,也是社会的,但终究还是艺术的。吴味的理论最终在放弃艺术这一点上,我觉得是逻辑上的错误,因为这样的逻辑所导致的分析必然会让人的思想走到这一步的。
前一篇:在日本的作品需要一个衔接
后一篇:不能窠臼于概念与语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