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年“龙抬头”,说说“龙文化”
时间过的真快,大年刚过,转眼就来到了“二月二”。说来也巧,咱沈阳地区的龙真的抬头了。昨天下午,金龙翻身,天空洒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雨,雨还不小,傍晚,雨又转成雪,瞬间大地一片洁白。人们都说,龙抬头,天下雨,雨变雪,瑞雪兆丰年!今年必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地区。此节风俗活动较多,据百度网介绍,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等多称。我也弄不太明白,只听老一辈人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这一天要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吃猪头肉、忌针线。怪不得一到这天,理发店得排大队,市场的猪头肉价格飞涨。看来,传统的观念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
说起龙抬头,我倒很赞同这样一种说法。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来实现降雨的目的。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因为二月初处于惊垫前后,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该有所活动了。龙抬头,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这种说法是对“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很是通俗易懂。
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高兴二月二的到来,喜欢龙抬头,希望龙给老百姓带来福祉,期望国与家的安康、和谐。
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写实也好,务虚也好,人们把许多美好的寄托和期望都赋予在龙的身上,光辉灿烂的龙文化造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脊梁。最近我在学习、体会龙文化时发现,无论是诗词、小说、寓言、故事等文学作品,还是书法、绘画、剪纸、雕刻等艺术品,无不刻有龙的印记,无不显现龙的形象。可以说,龙已经融进中华儿女的思想、意志之中,它勇敢、坚强,它聪明、智慧,它就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龙——中国!我们,就是龙的子孙!
下面,贴出一些我平时收集的关于龙的文化艺术作品的图片,想和朋友们一起品味中华民族对龙的认识,对龙的尊崇,对龙文化的喜爱。

剪纸——龙

国画——龙

油画——中国龙

龙虎石刻(吉林珲春 文物)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

沈阳故宫大政殿金龙盘柱


朝阳出土文物——玉猪龙

纪念邮票 龙

彩色纪念币 龙

《龙的艺术》邮政美术明信片

中国书法家夏国祥的书法 龙

颐和园仁寿殿门口铜龙(雕塑)

康熙釉里红海水云龙纹缸(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文物)
赏罢龙文化,我想起了王力宏演唱的那首歌,《龙的传人》。 歌中唱到: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
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二月二,龙抬头,祝愿朋友们龙年大吉!在这个祥云缭绕、金龙腾飞的吉利之年
,昂首挺胸,溢满情怀,朝着理想和希望,朝着幸福和未来,奋勇向前!
(所用图片,皆来于百度网。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