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个样板戏为何全无性爱?(组图)

(2014-09-01 00:43:07)
标签:

文化

 八个样板戏为何全无性爱?(组图)

八个样板戏为何全无性爱?(组图)

八个样板戏为何全无性爱?(组图)

八个样板戏为何全无性爱?(组图)

八个样板戏为何全无性爱?(组图)

八个样板戏为何全无性爱?(组图)

性爱在艺术里所占据的地位,正和它在人生里一样,是十分广阔的。无论那一个国家,或者那一个时代里的文学艺术,总是或多或少地描写着它。

“两性”是一切文学作品包括戏剧、影视剧,不可缺少的话题。回顾八个样板戏里的主人翁,个个无“性\爱”可言。

“文化革命”前后的那段岁月,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性禁锢”最严厉的时期。别说是性观念性知识,就连“性”这个字眼都不能提及,只能用“男女关系”等字眼替代。那时社会的性观念,也许仅从八个革命样板戏里便可以领知若干:有名有姓的一长串豪杰英雄,男的全都没有妻子,女的全都没有丈夫,唯一有点已婚“嫌疑”的阿庆嫂,丈夫也出去“跑单帮了,”一个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全都纯洁高尚得不食人间烟火。

我以顺口溜对八个样板戏作如下概括:

《智取威虎山》——常宝年龄小;

《红灯记》——李铁梅未把对象找;

《沙家浜》——阿庆嫂丈夫把单帮跑;

《红色娘子军》——洪常青不敢对女兵好;

《海港》——方海珍好像无家小;

《奇袭白虎团》——男多女性少;

《龙江颂》——江水英丈夫哪去了?

《杜鹃山》里柯湘姐只想当代表!

不过古人早说透了,“食色性也”,性这东西是人的天性,就象空气一样,处处不存在,处处都存在,你越禁锢,它就越具有诱惑力,你越封锁,它就越让人感觉神秘好奇。平时也许感觉不到什么,不过一旦它从铁幕后面不可避免地偶尔露一下峥嵘,就会象是重磅炸弹一下子炸响,深深震撼着人们、特别是广大青春期少年的心灵。

八个样板戏为何全无性爱?因为“文革”一切文学艺术都不给涉及“爱情”,凡有“爱情”内容的就是资产阶级!荒诞可笑!文革的“性禁锢”,也把国民造成了性无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