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的固定餐桌Stammtisch: 老百姓的生活加油站(文图)

(2016-03-02 15:59:45)
标签:

育儿

德国育儿

雷根斯堡

frauentag

stammtisch

分类: 心体验+心观感

for the 3.8 Wommen's Day,Einfach mal verwöhnen lassen德国的固定餐桌Stammtisch: <wbr>老百姓的生活加油站(文图)德国的固定餐桌Stammtisch: <wbr>老百姓的生活加油站(文图)

放纵一次吧:)


文/枭帆 图片来自Google Stammtisch 主题搜索

图:德国大叔其实都特别可爱,特意全穿上太太的围裙来一首献给女半边天的诗:)


马上三八妇女节了,朋友问,德国也有这个节日不?想了想并问了一下老公,他说你们妇女们天天过节还不够啊,为嘛一定要三八那天呢?

我突然想起来,狂欢节有一天是“Frauentag” 就是这天女人为老大,家里大小都听妈妈的,妈妈这天可以拉帮结队的去酒馆或餐厅狂欢,而且人手一把剪刀,见到戴领带的男人可以剪掉他们的领带!

我和8岁的女儿甜妞说起这个话题时,她说“妈妈还有个“Muttersprachtag”,就是这天大家都要说妈妈的语言,如果妈妈说的是鸟语,家里人也要说鸟语!” 我哈哈大笑闺女的幽默,她说“是真的,广播里说了,如果妈妈说的完全听不懂,家里人也要装做听得很懂!还好妈妈你说中文,我们能听懂!” 哈哈

图:固定餐桌,就是坐在这里的人们,都是一直坐在这里的人们。。。。


如果说这些都是女人争取个人权益的一种形式表现的话,德国人有另一个生活加油站更能体现人人平等,那就是老少咸宜的“Stammtisch—固定餐桌”!

随着在德国生活的时间久了,尤其我这种相对直通通的为人处事画风,越来越喜欢德国人的朴素真诚,他们喜欢你会告诉你,不喜欢你也会让你知道!例如她们喜欢你,就会推荐或邀请你参加她们的Stammtisch!

德国很多全职和半职妈妈,所以德国妈妈都基本会参加一两个活动协会,例如徒步的,跳舞的,打网球的,阅读的,画画的,摄影的,烹饪的,烘焙的等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这些协会首先组织严谨,大家缴纳会费,每年每月甚至每周都会有固定的活动,一般活动完了,就会大家一起Stammtisch 吃饱肚子顺便再扯些闲篇儿拉近彼此感情!

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也会组织Stammtisch, 包括小学生每个班级也会有Stammtisch, 家长们聚在一起,除了闲话,一般还会商量一些和孩子们有关的话题,例如商量一下给老师送什么圣诞礼物啦,暑假可以带孩子一起露营啦,或者滑雪季让孩子们一起去上滑雪课了!上次阿迪哥哥的教会Erstkommunion 也组织了好几次固定餐桌,因为好多细节需要妈妈们一起商讨确定,还有好多手工需要 妈妈们一起完成!

传统的Stammtisch 因为时间固定,场地固定,所以大家很容易记住,家人也都会很支持!像老公每周二去参加他们的Stammtsich,作为老婆就会自动把孩子带好并支持老公出去耍!作为感谢,老公就经常撺掇我也经常外出去 找些中国妈妈一起吃吃东西聊聊天,他经常很认真的说:“你不能一天到晚窝在家里,不然很容易得抑郁症,去找你那些可以说中文的朋友多说说话”, 还真是,在异国他乡,能有酣畅淋漓的用中文自如表达机会,的确很爽很珍贵,哈哈!

图:double party 餐厅的海报:狂欢和妇女节双庆祝!


很多场地比较宽裕的餐厅,除了提供大家预定的Stammtisch,还会专门设置一个桌子为散客,就是如果你也想和其他不认识的人随便聊聊或认识一些新朋友,可以坐到这个桌子旁,说不定就能和一个人相见恨晚!

曾经结识了一个在雷根斯堡多瑙购物中心举办画展的自由画家组织,这个团体每两周有一个固定餐桌,人多的话有四五十人,少的也有十几个,都是自由画家,每到固定餐桌,大家都会交流自己的新画作,或者分享新旅行新写生的城市,如果你是新人,他们会介绍给你一些画廊或者相关活动,让你 和你的作品被更多人认识!

关注过雷根斯堡另一个固定餐桌是自由摄影师,当时网上搜到一个每周五在一个餐厅的摄影师固定餐桌,出于了解心态,先和召集人也就是组织者通了电话,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后对方就很热心的给了我几个自由摄影师的网址链接,并十分热情的邀请我一定要来他们每周的Stammtisch,他说我们欢迎新朋友,尤其是妈妈摄影师!

我们的画画老师Rudi, 他也有自己的Stammtisch, 有很多都是多年画家朋友,大家一起旅行,一起写生,一起办画展,也分享各种信息和资源,每两周固定的聚会一次,有空的就出席,没空的下次再来,轻松舒适!

去年夏天开始打网球,当时教练就承诺等我们打的稍微好些了,可以加入他们的Stammtisch,不仅可以认识很多住在雷根斯堡的喜欢打网球的人,还可以参加他们每年组织一次的“以打网球为名”的欧洲旅行!很期待。。。。

老公说雷给斯堡也有中文Stammtisch,他还特意去帮我打探过一次,结果那里他只遇到了越南和韩国人!自从去年月兄妹俩开始上中文课后,和几个妈妈开始互相热络和联系紧密,上次在甜妞芭蕾学校隔壁餐厅里,还欣遇了另外两个小宝宝们的父母,原来在雷根斯堡他们就有一个小宝宝妈妈群,现在小学组和小宝宝群成功链接后,群成员有近30人了,加上还有留学生们,算下来应该每两周组织一次Stammtsich 应该不会桌子空空如也了!说干就干,召集帖子发布,两个主席已经确定了!

很多中国朋友也都会来雷根斯堡出差,下次您再来,记得搜 @德国小兄妹  在雷根斯堡的 固定餐桌Stammtisch,  您可以带点瓜子过来,我们请您喝啤酒吃猪肘子,嘿嘿!(后面有群二维码,欢迎扫码加入)

图:这个固定餐桌欢迎所有的自行车爱好者


上次在北京和多年老友曲大哥聊起德国的固定餐桌,说我老公和他们的发小以及在雷根斯堡的好朋友在一家啤酒花园餐厅里有个固定餐桌,每周二晚上8点到10点,只要在雷根斯堡的朋友都会去,老公说从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一个好友他们家就住在这个餐厅不远的地方,所以这么多年也没换过地方!餐桌旁的人,倒是都从青葱壮年变成了现在的大叔大爷们了!

曲大哥是哈尔滨人,但一直生活在北京,他说这件事想想就不觉明厉:发小们每周相聚一次,那得感情多深厚?而且还得大家都呆在一个城市,关键是这帮人还能一直有相看不厌倦的话题。。。。这对中国男人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曲大哥不仅快人快语,也一直是意见领袖,他说:“就这一点,我就特别佩服德国人”!

老公原来国际出差比较多时,雷根斯堡固定餐桌错过的比较多,但只要他一去,那基本大家就得听他单口相声半小时:他的工作,他吃的美食,他看到的有趣的 的事情,都会作为新鲜资料和大家显摆显摆!

Ps:一直很羡慕有故乡有发小的人,并不是自己多恋旧,而是从心理上觉得故乡和发小对我们这些从小就离开家乡的人特别珍贵,故乡生养了你,发小们和你一起无忧无虑,这份温暖和情感,其他城市貌似都替代不了!余光中的《乡愁》,看哭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是这首诗准确的触动了他乡游子们的敏感痛点吧。。。。


网上搜了一些相关内容:

Stammtisch这个词,顾名思义,固定的餐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餐厅或者酒吧的桌子上,意即这是每天或者每周为同一群客人在同一时间段预留的桌子。

在农村地区或者是小村庄,参与到Stammtisch中往往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尤其在19世纪下半叶,一个Stammtisch通常由当地的政要组成 ,比如市长、医生、药剂师、教师、护林员或者富裕的农民们。而邀请一个Stammtisch以外的人参加这样的聚会,是表示对此人的格外欣赏。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在咖啡馆由作家或者艺术家们组织的Stammtisch。这样的聚会后来被扩大到各种形式的社交聚会,只要是有同样兴趣的人,就可以组织一个以该兴趣为主题的Stammtisch

农村和城郊由于缺乏多样性的休闲活动,Stammtisch渐渐成了社交的重要中心。社会关系的维护和地方新鲜事的信息交换,都是通过这样的聚会来实现的。Stammtisch不仅可以在晚上,还常常会在周日早上人们做完教堂礼拜以后举行。周日早上的聚会被他们美其名曰为Frühschoppen”, brunch不同,这意味着他们一早就开始坐下来聚会喝酒了。早上喝酒的习惯,在年轻人当中也蔓延着。如果你在大学食堂看到一早就打开啤酒的学生,千万不要觉得惊讶。

而在城市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也出现了很多针对特定的主题领域举办的Stammtisch。主题不再像早前限于政治或者哲学讨论,可以玩纸牌(比如德国人爱玩的Skat,或者孩子爱玩的uno)或者是交流一些事情的经验心得,比如为为人父母的年轻人举办的StammtischStammtisch有时候更像是德国人很热衷的兴趣小组或协会。比如很多品牌的俱乐部,会在网上定期组织针对非公司会员的活动或者其他一些公开的Stammtisch

而在一些城市或大学,为了通过对话来提高外语能力、实现文化交流而组织的外语聚会Sprachen stammtisch也是比比皆是。这也是我非常推荐的参与到德国人的社交场合中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中文的语言聚会上,你可以认识到学习中文的德国人、法国人等等。

图:固定餐桌的参与者,人人都可以!

很多父亲带着孩子,爷爷带着孙子,一起参加男人们的固定餐桌。。。。


最后:

#雷根斯堡的固定餐桌# 吃货召集令:专业组织雷根斯堡的各种餐厅美食挖掘,专业组织各种8卦闲篇儿侃大山,以及规律的用中文吹牛机会!欢迎在雷根斯堡的,来过雷根斯堡的,将要来雷根斯堡,包括出差的旅行的,各种同学们加入该群, 哪怕暂时吃不到的,嗨不到的,最少可以看得到!嘿嘿,请扫码关注:)


最后的最后,请严肃一点感受一下乡愁吧:)

余光中的《乡愁》

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英文译文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