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医、针灸发展中医健康 |
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的传统医学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中医学的理论虽然深奥,但能从整体上观察人的健康变化、地域环境、四季气候变化、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社会生活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本身机能的平衡等等。因此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往往在对他的专业有很深的造诣时,对中医有很深的了解。
日前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吴仪副总理意欲退休,并对中医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则消息对我们中医工作者是莫大的鼓舞,对振兴中医、发展中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吴仪副总理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中医的发展要有政策,要有从业者的兢兢业业,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要有现代知识对中医发展的认同,要有知常达变的理性。中医师的培养是一个艰苦的磨练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冒出几千几万个中医来,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训出能开膏方的"老"中医。中医带徒是我国特有的培养教育方式,中医院校毕业后能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带教几年,有助青年医生业务水平提高,也有助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医要发展,要做好文献的挖掘整理工作。中医的发展离不开文献专家、理论专家、科研专家、临床专家,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特长。社会发展了,发展中医的分工也比以前细了,这是好事,但不能牵强,一牵强会造成在治疗上的偏差以至疗效下降,就会被误解为中医疗效不好、中医是骗子。实际上中医各个名家各有专长,应该各有心知肚明的一面,有明知才能使中医得到真正的发展。
吴仪副总理在职时为中医发展作出贡献,准备退休后研究中医,也还在为发展中医做贡献。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以中医为职业的,对自己要有一杆称,对自己明知点,摒弃门户之见,努力为发展中医作贡献,也成为一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