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mernahc手记》为什么北京比上海有文化?

(2009-10-17 21:54:01)
标签:

北京

上海

文化

城市规划

房产

分类: ymernahc手记
2009年10月5日(一)秋凉
 
十月的秋天,是居住上海的全部理由。
 
苏东坡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ymernahc借用一下,套在上海的秋天,也相当贴切。
 
上海的秋天,太阳偏南斜照,气温25度上下,夏天的潮给抽干了一半,有微风无大雨。是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为了应景,大闸蟹出笼了。膏黄肉厚的大闸蟹,和着菊花黄酒吃,稍一不慎就醉了。
 
 
说到这黄酒,据说是上海人的杀手锏。北方人都说上海人酒量浅,手捧酒杯晃呀晃,一晚下不了半杯。于是,上海人拿出黄酒来,古越龙山、女儿红、状元红,五年、八年、不知年。来,你一杯,我一杯。不够痛快?再添两瓶啤酒。那么,中伏了!这下子,北方人腿软了,脑瓜子天旋地转的,未几倒下。所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旦发言了,就得为言论负责,比如说,莫名其妙地喝倒。
 
 
有说,北京人爱国,上海人出国。看今年60周年国庆,北京人山人海,上海却冷冷清清。其实,不单是今年,每年国庆长假的上海,都是一个样,也无汽车也无人。不晓得,是上海人都爱往外奔,还是上海这城市留不住人。或者,都是。
 
每逢远方来人,ymernahc都很惆怅,该领人家去哪里消磨时光?要观光么,都是水泥森林;要
体验么,都是市井弄堂;要文化么,只有个周立波;要娱乐么,不是钱柜就是Party World。难怪上海人,节假日都往外奔。
 
偌大的都市,除了赚钱就是花钱,没半点留人的砝码。活在其中,人都干瘪了。领导说,2020年上海会成为金融中心,国际的,或起码中国的。可是,在赚钱和花钱之外,再拿不出什么生活元素的话,恐怕2020年的上海金融中心是个冷冰冰的死城。。。起码,下班后,或者节假日是这样子。
 
是的,上海有新天地,全国都在模仿。可是,新鲜过后,已不幸沦为游客区。还有,田子坊,陈逸飞仙游后,也沦为游客区。游客区本身没什么问题,可是,上海人不去了。其他诸如莫干山路、多伦路等文化场所,几经磨蚀,文化都褪色了,都让路给千篇一律的商业了。所谓审美疲劳,莫过如此。
 
说穿了,上海不缺文化场所,缺的是多元化。每当有人冒尖而略有所成,大家就一窝蜂,仿呀,冒呀。结果是,平庸化,低俗化,商业化,千篇一律化。商业化不一定坏,可不动脑筋,千篇一律的话,消费者难免审美疲劳。
 
砍杀多元化的元凶,是高昂的房屋成本。ymernahc不是鼓吹第三次土改,再搞个平均分配什么的,而是说,政府在促进商业的同时,该留点白,给脆弱的多元化苗子一点生长的空间。北京为什么比较多元化?很妙的原因是,北京烂房子比上海多,有足够的便宜空间,让创意头脑们聚首一堂,天马行空一番。有甚者如798,更已成为国际文化地标。
 
十月秋天的上海,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么美的天气,不应该也无汽车也无人。ymernahc盼望,领导在规划上海金融中心这宏伟蓝图之余,也给宝贵的多元化留点白。一些旧区,一些烂房,并非先拆之而后快不可的。或许,有另一种选择,比如说,让它们便宜地存在,便宜地生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