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嘎嘎小地盘上的玩具清空了。
就把书剩下了,其他的都暂存小屋去了,准备一点一点的清理,一些扔掉,一些送人,一些整理好保存起来。
他的小天地,只让选几样现在特别喜欢玩儿的。
什么时候玩儿腻了,换几个,放在外面的玩具,不能超过5样,我觉得这已经足够多了。
否则,孩子遍眼形形色色的玩具,对他只能起到干扰和分散精力的作用。
对他的玩具不闻不问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想采取行动但一直搁置。其实孩子玩儿也是感兴趣的自取,不感兴趣的忽略,但是,繁杂的玩具世界,让他很容易转移注意力,有的时候刚拿到一个玩具没玩儿几下,就又被新的吸引走了,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我们自己的生活,信息量就过多了,孩子的天地里,同样的信息爆炸只能让他们迷失其中,我不想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待遇。记得我们的童年,最爱的几个小玩具,总是保存在身边,虽然不是很新,但总是拿出来玩儿。时间长了,我们和玩具也会产生感情。那玩具被我们赋予了生命力,就不仅仅是玩具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智慧和情结会在它们身上呈现。
孩子长大了,对玩具的喜好越来越明显了,跟小小孩的那种走马观花的看玩具完全不同了。
根据他们的选择,分给他们玩具,让他们认真的玩儿,不想玩儿了再来换新的,手里总有玩儿的,而且是经过自己的选择,那玩具对孩子,就会比现在珍贵很多了。
以后准备这么做了,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应该是孩子们待的地方。
玩具,是跟着孩子们进来的,它的所有权,也是选择它的那个孩子的。
希望嘎嘎和他的小伙伴们,都能在这个不大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享受----属于自己的选择。
看。今天刚刚清空的小天地。

嗯,应要求对比一下,小屋待整理的玩具们。这够我三个整天的工作量
。
(说明:里面除了搁置不用的电扇,其他的,都算嘎嘎的玩具,包括那两个用坏的热水壶。)

其实。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空间,我们的头脑。
缺少的不是内容,而是空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