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文儿,是应一个朋友的要求写的。
不知道能不能带给她一点帮助。
小小孩儿的时候,我们给孩子的,更多的是呵护和支持。
呵护,是拥抱和抚慰,包括饿了困了的拥抱,不开心的抚慰,这些,是一个妈妈责无旁贷的责任,更是一种本能,是不用任何人教就能学会的。母性的最初,就是体现在这些无微不至、本能的呵护上面。
支持,我觉得对妈妈来讲,更是一种选择,包括母乳,包括抚触。我觉得,这些事情的益处,不会一时见效,但却是我始终愿意坚持的。至于原因,只能归于观念了。
孩子逐渐的长大了,你会发现,他会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的步伐成长。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跑,跑起来就是比其他孩子快。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跳,跳的就是比其他孩子高。还有的孩子擅长爬,在地上爬,往高处爬,总之,四肢一块儿动,就是他的热衷。还有的孩子擅长说,有的孩子喜欢唱。。。这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想发展什么,先发展什么,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慢慢的,我们会带着孩子出去玩,给孩子买玩具,创造各种各样的环境,我们的目标无非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慢慢的,我们又会发现,当孩子们的身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们就在自我发展与社会规则之间摸索,换句话说,就是在不停的找“界”。而这个“界”,目前的阶段,只能我们给他。
规则和界限,是我们必须给孩子的。
这些,幼儿园的老师会教会孩子一些,而更多情形下的各种界,还是需要我们给他们立的。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然,每个家庭立的规矩可能不一样,但是,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些共同默认的准则,让孩子清晰,家长帮助执行。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给孩子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每天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作用着。
看似孩子在玩,其实,我们说话做事的行为风格,他们都慢慢的吸取着,一有相同的情境和条件,他们都会表现出来。我们对待一些事情的观念和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观念和态度。
这就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很坚固。
我想这时候,就不仅仅是我们教育孩子如何如何,而是,我们要修正自己,如何如何了。但一切的前提基于------爱。
孩子能够改变我们,这种改变,可能是以往任何人和事,都无法改变的,这就是爱的力量。
也就是所谓的,孩子帮助我们成长。
还有一个,我们能够给孩子的,也是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尊重。
其实更多陪孩子玩的时候,倾听和认真的观察,就是一种最大的尊重。孩子说的话,他遇事的反应,甚至他当下的所思所想,都是我们能够体察到的,我们用不着说,但是,这些信息在我们头脑里,关键的时刻,我们就会清楚该怎么跟孩子说话。此时此刻,他最需要我们说什么。不一定很多,但一定要很简洁很关键。
这也是所谓的,怎么说孩子才能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展开来的具体实施,还有很多,以后想写的时候,一起写来吧。
我想,作为陪伴的我们,能给到孩子的,无非就是这些:呵护与支持、规则与界限、爱与影响,还有------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