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是个酒店,叫和园景逸,出京承高速五分钟就到了,从我们这里驱车前往,只不过半小时的路程。
随拍了几张风景的。




而且,是个很适合孩子们的地方。

这里,有条清清澈澈的小溪,可以没有危险的玩水,嘎嘎喜欢。

这里,有很多可以玩沙的地方,走走就见。一一喜欢。

我们还遇到了家园的宝蛋儿,看来,大家都发现了这个风景宜人的好地方。

青青草地,若干阴凉。适合地垫上面淘气。
一一家漂亮的亲子装,嘎嘎混进去了,颜色倒还不杂,蓝白系列。

这个地方,就是上周参加户外亲子课的地点,也算亲子课的一个收获吧。
此次亲子课,有玩沙、有画画。
不过,嘎嘎同学玩得不开心。
看!
从初到,就屡次被小朋友抢走玩具。

一直没进入状态的嘎嘎,情绪越发不佳。

被抢走了东西,用目光询问妈妈。其实,他是想求助。

在小朋友抢走玩具的事情上,已经有很大进步的嘎嘎,这天屡次被抢之后,还是没憋住郁闷,哭了出来。

其实,之后,我也一直在安慰嘎嘎,告诉他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用语言直接表达。当然,如果生生被夺走的,当时来不及表达,也可以事后说出来。哭,如果舒服,就哭哭好了。
但是,这之中,无论是抢别人东西,还是被抢东西的孩子,都是需要家长或者老师及时引导的。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因为这个年龄,孩子们还不懂得对错,所有的行为都是由着自己的意愿和性子的,虽然这些行为一定会反复若干次,但是,每次进行中,他们需要接受到正确的“信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需要纠正的。他们的成长需要时间,这是我们必须给的,但同时,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及时帮助的,即便孩子当时不懂,他也会留在脑海里,一段时间的经历后,自然会明白并主动做好的。
而其实,我们的做为,也是当时处于交往环境中的孩子们,很想知道和明确的问题答案。
什么时候需要干预,什么时候无需干预,是家长和老师需要把握的。有的时候干预仅仅是一句话,有的时候干预需要行动。但是,在该干预的时候,给与及时正确的“示范”,是家长和老师的职责。也是至少三岁以下年龄段的孩子,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协助。一臂之力助得好,他会成长的相对顺利。
哭后被哄的嘎嘎,其实,还是很想玩的。
嘎嘎,躲在后面哭鼻子,解决不了问题。

哭完之后,要站出来。

向前走,继续玩儿。

下次,努力做得更好。
这就是成长。

附:亲子课随拍。
这一长卷,是铺在地上画画的。
呵呵,嘎嘎在和一一分享,“流星雨”小朋友的牛奶。(不知道哪三个字,用这个代替了。)

颜料,也可以刷在车轱辘上。


让车在纸上跑。

纸上可以留下一行行痕迹。

不是只有笔才能画画,什么都可以用来画画。

能够激起你们好奇心的事物,真是太多了。


亲子课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奔跑。

成长的过程很漫长。
有快乐,也会有伤心。
坦然接受,用心经历,你就会成熟。

小嘎,加油!
你已经很棒了!
你会更棒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