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电脑DIY十年志

(2007-07-23 09:40:27)
标签:

diy

超频

voodoo

硬件发烧友

分类: 谈信息化
个人电脑DIY十年志
日子没有更新日志了,这段时间又去了趟舟山(10天),回来以后周末有“运筹学”的课,同时还有“会计学”的考试,总算消停了点。

       上周在报摊买了本《微型计算机》,恰好是该刊改版10周年的特刊,同时也是“DIY”10周年。算来我刚好从97年开始接触DIY电脑,了解PC硬件,借这个机会也做一个回忆。

缘  

      1997年,对个人电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那一年起,攒兼容机开始步入普及。

      97年,我认识了天虹(主板、显卡)北京总代理的刘华龙,是江西老乡。通过刘华龙我又认识了小丁,那年小丁刚从江西过来,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对电脑更是不了解,但小丁敢在中关村大恒的马路南边(现在已经是一条深槽的车水马龙的北四环)的铺子租了一角地方,开始装机。而我是小丁雇的兼职技术支持,每月750元。小丁雇我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攒机还不像现在是马路货,需要对电脑比较了解。

      工作性质是小丁需要我的时候就找我来帮他装机,平时就在学校呆着,不要坐班。为了方便,我配了个BP机,摩托罗拉精英数字,当时在大班是非常时髦的东东。

      从那一年开始,我开始接触硬件,后来成为了DIY一族、硬件发烧友、超频爱好者和硬件评测狂。

中关村攒机史的历史性事件

       97年,在小丁的店里时发生了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凸现了这件事情的标志性意义和历史价值。

       那天,有个客户上门要装机,那时候装机利润时非常高的,平均能赚一千以上。估计这个客户已经转了很多家了,小丁跟客户磨了磨,察言观色良久报了个配置,这个配置装下来,小丁能赚800块左右。客户同意了。

      接下来小丁去抓件,抓回来,我装机,调试,装系统,然后客户验机,小丁收钱,送客。

      客户前脚刚走,隔壁几家店的老板就一起进来了,问多少钱卖的?小丁一说,他们就开始怒气冲冲的指着小丁的鼻子骂,骂什么呢?骂小丁破坏了“规矩”,这个人在那几家店都去过,因为低于1000的利润,他们都懒得接,没想到小丁赚800就接了。骂完以后,大家就各自散了。

      打那天开始,中关村的装机利润就日刷新低,直到赚50块都有人做。所以在后来的很多时候,我总能想起这件事情。

超频的过错

      在超频这件事情上,我有过过错。这个过错不是说我超频烧坏了主板、CPU什么的,而是指“助纣为虐”。

      97、98年的时候,电脑超频并不能在BIOS里调节,只能通过主板的跳线。所以当时拿过主板来,根据CPU的频率来跳线是首先的必修课。跳对了,开机就能显示对;跳低了,开机显示就低;跳高了,就不亮。但也有的CPU天生丽质,例如明明133,就能跳到166用。

     小丁明白这点后,就经常给我一块例如133的CPU,然后要我跳成166,再卖给客户166的价钱,能赚不少。从技术角度和道德角度,我心里非常抵制这件事情,但拿人手短,我也做了。所以说超频这件事情,我做错过。

集体看毛片事件

      97年,借助工作的便利,我和315宿舍的同学集资装了台机器,在大班是头一份,Cyrix133的,这台机器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软解压看VCD。

      如果说大学男生最感兴趣的VCD,那当然非毛片莫属,所以机器搬回来不久,就搞了一次盛大的宿舍毛片观摩会。

      为什么说是盛大的?因为那天,那间17平米的宿舍里,挤进了近40名男同学。

      电影开始,我被挤在门口,我现在很奇怪当时明明开机、放盘、打开超级解霸这些动作是我做的,为什么电影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在人墙的后面,宿舍的门口了呢?

      我什么也看不见。无聊之下,我搞了个调查。我问这里有谁是第一次看毛片?20多只手举起来,大概半数。我突然感到了一丝罪恶感,这么多男生的“第一次”就这样没了。所以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宿舍组织过看毛片,各宿舍后来都配了电脑,都自己看去了。

二次攒机

      Cyrix的电脑配置太低了,我想升级,315的同学都不同意,大家不愿意接着出钱,他们觉得这电脑还能用。

      我很快找到了新的集资人,李剑和李进,我们又攒了7000元搬回来一台电脑。

      李剑比较喜欢学习,电脑买来之后他基本没怎么用,让我和李进一直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毕业时尽管那台电脑还很不错,我们把它送给李剑了。

      那台电脑几乎成了我大学生活的全部,哦,不仅我,还有李进、吴凌。

      吴凌和我一起从10系转到17系之后,直到他毕业后工作后回武汉,就基本每天都跟我在一起。

      在那台电脑上,我们主要干两件事情,升级配件和玩游戏。

      李进不喜欢搞硬件,只玩游戏,而且玩得相当好。

      我出钱,从刘华龙大哥那里以成本价换配件;

      吴凌出力,拆装配件他都抢着做;

      我和吴凌升级完硬件,然后看李进玩游戏,竟然成了一件非常非常非常享受的事情。

Voodoo2显卡的华丽和震撼

      借助刘华龙大哥板卡代理的便利,97年,我们的电脑上有了一位贵宾,那就是Voodoo2,3dfx。但凡在97年玩过3D游戏的,绝对忘不了一台电脑插上Voodoo后,所展示出来的华丽色彩和由此带来的深深的震撼。

      在这块神奇的3D卡的加速下,每天看着李进玩《古墓丽影》和《极品飞车3》,是一件爽得很的事情。我们的作息时间也变了,宿舍来电时,我们几个人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去吃饭的。一停电,就下去吃饭。中午晚上皆是如此。这个点去吃学生食堂肯定不行了,所以我们就长时间在外面吃,那时我的经济情况好一些,倒也不成为问题。

      后来,又给电脑配了块9850,这块卡带电视输出,正好接到宿舍的电视上,我们就经常可以躺在床上看。刚开始的时候,别的宿舍的同学走进来,看见电视里放着电影,就问哪个台放这个,我们集体装傻,叫他回去搜台。这哥们立马冲回去搜,过了一会回来说,他妈的怎么搜不到,是不是那台电视有毛病?这边厢我们已经笑成一团了。

后  

      飞行学院的吴旻也是个硬件爱好者,也常和我们交流硬件,毕业以后他没有成为飞行员,在广州的电脑市场做起了硬件生意。

      吴凌现在在联想的阳光雨露服务中心,每天为联想的用户解决硬件和软件的问题,应该是相当相当的专业了。

      李进后来搞的是最贵的电脑——SUN服务器,几年以后,中软国际的SUN部门解散,他决定转行,不搞电脑,不做技术了。 

      97年开始的硬件DIY,我们把宿舍那台电脑持续升级了5年左右,最后除了那台800辈子用不到的软驱、还有不需要升级的机箱电源(现在的硬件升级连机箱电源也被迫升级)外,其它的东西都和刚买的时候不一样了,有的配件还升级了好几次。

      2007年的7月,为了玩《红色警戒3》、《极品飞车10》和《魔法们英雄无敌5》这些游戏,我决定再次升级电脑,配置有AMD 64X2 65nm 4000+ 的CPU、Geforce8600GT超频版的显卡、1GB DDR800的内存等等。

      现在想起来,DIY这10年,不仅是那些经典的配件,最值得怀念的是围绕硬件DIY发烧这件事情,大家兴趣相投、惺惺相惜、各有所长和各自认同,那种日子的回忆,就像电影和小说《笑傲江湖》里演奏那首《笑傲江湖》曲子的时候知己之间的感觉。Mile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